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投资项目涉及的资金金额巨大,建设期和回收期长,开发商的自有资金通常无法满足项目的资金需求。在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不完善,房地产资本市场尚未形成的条件下,房地产开发资金的最终来源大部分为银行贷款,银行系统承担了房地产开发项目各个环节的风险。在大量银行贷款投入到房地产领域的情况下,房地产危机将会通过银行体系传导至整个金融系统。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央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紧缩银行房地产信贷,但这并不是对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行业的打压,而是为了引导房地产投资的健康化发展,促进房地产间接融资体系向直接融资体系的转变。多元化融资是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急需建立一种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房地产金融模式,要求这种模式既能够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又能够有效防范包括金融政策在内的各种风险。因而,我们必须大力推动房地产金融工具的创新和发展。从我国国情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出发,不可否认,如果发展得当,房地产投资基金将成为推动我国房地产金融走向成熟的有效选择。同时,我们也看到,同国外相比,我国房地产业、信托业、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相对滞后导致了我国对房地产投资基金理论、政策研究的滞后,相应地也导致推出房地产投资基金的滞后。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业内对我国房地产投资基金起步模式的研究还比较笼统。学者们虽然对个别模式的选择意见比较一致,但对选择依据的讨论并不深入,对选择结果可能引发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更是鲜有涉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特点,为我国房地产投资基金设计一个健康的起步模式,使其能够有效地完善房地产金融体系,引导投资需求,将分散的、非专业化的房地产投资行为组织化、专业化,同时增强资本市场的抗风险能力。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房地产投资基金及其在美国的发展状况,又采用综合分析和演绎推理的方法,选择并设计了我国房地产投资基金在起步阶段的发展模式。首先,本文分析了我国房地产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发展房地产投资基金除推动我国房地产金融走向成熟外,还有助于提高房地产项目资金使用的质量,并拓宽资本市场的投资渠道,加快机构投资者的成长步伐。在肯定了发展房地产投资基金的积极作用之后,本文对其在美国的发展状况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由于房地产投资基金(REITs)在美国的发展最为充分,也最为典型,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结构、投资目标、收入分配等方面基本都借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