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ROP18抑制IFN-β产生的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j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地弓形虫作为一种严格的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可以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温血动物的有核细胞。弓形虫入侵宿主细胞会诱导I型干扰素产生,同时也会存在相关机制抑制I型干扰素的产生。现已有的研究表明I型干扰素在控制弓形虫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抑制I型干扰素产生的相关机制研究却相对较少。在感染宿主的过程中,弓形虫会分泌效应蛋白参与免疫逃避以利于虫体在宿主细胞内生长。弓形虫入侵宿主细胞时其棒状体会分泌一类具有激酶/激酶样结构域的棒状体蛋白,该类蛋白中大多数参与虫体入侵、复制、毒力和免疫逃避等生理活动,故这类蛋白极有可能是抑制宿主产生I型干扰素的效应蛋白。本研究利用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从构建成功的17种棒状体蛋白重组质粒中筛选出抑制SEV诱导的IFN-β启动子活性效果更显著的棒状体蛋白ROP18,并深入探究了ROP18抑制IFN-β产生的具体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抑制SEV诱导IFN-β产生的棒状体蛋白的筛选将数据分析筛选并构建成功的17种棒状体蛋白真核重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感染SEV后利用双荧光素酶系统检测IFN-β启动子活性,发现过表达两种棒状体蛋白TGGT1_291960和TGGT1_205250(ROP18)能显著抑制SEV诱导的IFN-β启动子激活,其中TGGT1_205250(ROP18)抑制效果更显著。(2)ROP18抑制TBK-1介导的RLR信号通路NF-κB和IRF3是调控IFN-β产生的两个重要的转录因子。为了探究ROP18蛋白是否抑制NF-κB和IRF3启动子的激活,将ROP18真核重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感染SEV后利用双荧光素酶系统检测发现ROP18抑制SEV诱导的IRF3启动子的活性,但不抑制SEV诱导的NF-κB启动子的活性。SEV是一种能强烈诱导RLR通路介导IFN-β产生的刺激物。ROP18蛋白抑制SEV诱导的IFN-β和IRF3启动子激活,可能是由于ROP18靶向了RLR信号通路中的某一个或多个接头分子。为了研究ROP18是否与RLR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作用抑制IFN-β产生,将ROP18真核表达质粒与RLR信号通路关键分子RIG-IN、MDA-5、MAVS、TBK-1、IKKε、IRF3-5D的真核质粒分别共转染HEK-293T细胞,双荧光素酶检测发现ROP18抑制RIG-IN、MDA-5、MAVS、TBK-1诱导的IFN-β启动子激活,但不抑制IKKε、IRF3-5D诱导的IFN-β启动子激活,提示TBK-1可能是ROP18潜在靶标。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共转染ROP18和TBK-1真核质粒后TBK-1的蛋白量明显减少。同时,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发现ROP18与TBK-1之间不存在直接相互作用。(3)ROP18与TBK-1的作用机制为了研究ROP18影响TBK-1蛋白量的作用方式,首先将pc DNA3.1-ROP18-3HA或pc DNA3.1-3HA转染HEK-293T细胞,利用q RT-PCR分析发现ROP18不抑制TBK-1的转录。故推测ROP18是通过诱导TBK-1蛋白降解影响其蛋白量水平。通过文献发表的ROP18结构将ROP18分成两个截短突变体(ROP18-N:43-244aa、ROP18-C:245-554aa)。将两个截短的ROP18真核表达质粒与TBK-1共转染,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ROP18-N截短片段是降解TBK-1蛋白的关键区域。当使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后,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使用MG-132后的TBK-1蛋白含量没有明显增多,这提示ROP18可能是通过其他途径降解TBK-1蛋白,进而抑制IFN-β启动子激活。本研究筛选出显著抑制SEV诱导IFN-β启动子激活的棒状体蛋白TGGT1_291960和TGGT1_205250(ROP18),其中TGGT1_205250(ROP18)抑制效果更显著。ROP18抑制RLR信号通路IFN-β的产生,对其机制深入研究后发现TBK-1可能是ROP18的潜在靶标,并且两者之间不存在直接相互作用。ROP18通过降解而非抑制转录影响了TBK-1的蛋白量水平,诱导TBK-1降解的关键区域是ROP18-N截短片段,但降解的途径可能不是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以上研究为寻找其他抑制宿主产生I型干扰素的靶蛋白提供思路,以及为防控弓形虫感染提供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为了应对粮食短缺、农药和化肥等引起的环境问题,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以苏云金芽孢杆菌Cry毒素作为杀虫剂的转基因植物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研究。Cry1C作为一种新兴的Cry蛋白,受到极大的关注。常规的Cry毒素检测方法需要使用大型仪器,如高效液相色谱仪,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的优点,但是也存在着操作负载、高成本、检测耗时长的不足。此外,由于Cry1C转基因的不断增长以及Cry毒素潜在的健康和环境
二球悬铃木作为优质行道树,广植于世界各地。但每年四五月份其落果飞毛问题总会为人诟病,此问题至今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二球悬铃木的“飞毛”归根结底是表皮毛,包括不分支的腺毛和分支的非腺毛。植物的表皮毛在模式植物拟南芥和烟草中研究较多,发育过程和调控机理已有明确报道,而二球悬铃木目前尚无高效的转化体系,与二球悬铃木表皮毛相关的报道为数不多。为解析二球悬铃木表皮毛发育机理,本研究在模式植物拟南芥和烟草中验证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也是人类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但我国大豆单产不到美国的60%,是世界上主要的大豆进口国。振兴我国大豆产业的关键是提高其单产,每荚粒数是大豆产量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但在传统育种过程中大豆的每荚粒数并没有显著提升,仅为1~4粒,远低于豇豆。从生物信息学角度剖析大豆与豇豆每荚粒数差异的原因对于提高大豆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种子由胚珠受精产生,业已表明,拟南芥胚珠形成受到生长素和细胞分
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引发的猪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猪感染该病后通常继发其他细菌及病毒性疾病,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由于猪在流感病毒传播过程中充当“混合器”的角色,同时给公共卫生造成巨大的挑战,严重威胁了人类生命健康安全。本研究是基于实验室前期利用CRISPR/Cas9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敲除文库筛选猪流感病毒复制相关宿主基因的实
针对我国三峡库区生态脆弱,以及伦晚脐橙快速发展中出现的化肥过量施用、施肥模式单一导致树体养分失调、果实产量品质不稳、水土保持能力不强等问题,本研究在两年减量施用柑橘专用肥基础上,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9年生枳壳砧木伦晚脐橙为试验材料,以习惯施肥为对照,研究连续减量施用柑橘专用肥配合有机肥、绿肥单、混播对土壤养分供应、树体养分含量、果实产量品质及施肥效应的影响,筛选并提出三峡库区柑橘提质增效、生态安全
香菇(Lentinula edodes)是一种重要的人工栽培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近年来,我国香菇主产区多次爆发因高温胁迫和后续木霉(Trichoderma spp.)感染引起的菌棒腐烂病,香菇热胁迫应激响应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解析。为解析香菇热胁迫应激响应机制,从正向遗传学和反向遗传学两个角度同时出发,可以快速准确地筛选到与热胁迫应激响应相关的目标基因,进而开展基因功能研究。构建香菇T
第一部分 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来源微泡的生物学特点目的:分析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细胞系K562分泌的微泡(K562-MVs)的生物学特点。方法:采用差异离心法获取K562-MVs。通过蛋白浓度测定法(BCA)评估不同浓度胎牛血清(FBS)的细胞培养条件下,K562-MVs分泌水平的差异;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流式细胞术(FCM)观察K562-MVs形态、大小及尺
第一部分正弦电磁场对骨关节软骨细胞的软骨特征和形态学的影响及电磁场参数的确定目的:探讨正弦电磁场对大鼠骨关节软骨细胞的软骨特征和形态学的影响,并确定正弦电磁场作用的最佳参数。方法:1.大鼠骨关节软骨细胞的分离及培养:大鼠骨关节软骨细胞来源于SD大鼠关节软骨(Sprague Dawley,雄性,4-5周龄)。SD大鼠购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2.SEMF的构建及对细胞的刺激:SEMF由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该病原可引起各种疾病,以肺结核最为常见。结核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能在群体中引起暴发流行。迄今为止,结核病在众多传染病中依旧是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为了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结核病,对于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研究十分重要。结核菌的免疫逃逸机制一直都是结核病研究中急需解决但难以攻克的问题,该逃逸机制帮助结
油菜、芝麻等小粒径种子作物种植面积和需求量大,但种植农艺要求不一,物理机械特性差异大,增大了机械化精量播种难度。为提高机具利用率,本文基于正负气压组合式精量排种器,更换排种盘实现油菜和芝麻兼用,并开展试验探究排种器对于2种典型小粒径种子的适应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测量4种典型小粒径种子油菜、小白菜、谷子和芝麻种子的机械物理特性参数,对比分析发现:同类种子不同品种之间物理机械特性参数差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