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的临床观察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u0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三才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而找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住院部,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针灸科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三才调神”针刺法治疗,穴位选取百会、四神聪、中脘、膻中、太溪双、涌泉双,以上穴位均留针30min,1次/日(除外周日休息),连续治疗2周,共接受针刺治疗12次,观察期为14天。对照组则接受常规针刺法治疗,穴位选取水沟、内关双、神门双、太冲双,以上穴位均留针30min,1次/日(除外周日休息),连续治疗2周,共接受针刺治疗12次,观察期为14天。分别于14天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评估量表有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量表)。将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软件为SPSS 25.0,以P<0.05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显著,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基线线资料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HAMD量表评分、SDS量表评分、NIHSS量表评分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具有可比性。(2)HAMD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ND评分资料均显示较治疗前有所升高(组内比较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0.05)(3)SDS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施治前与施治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均得到改善。两组患者施治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NIHSS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两组患者施治前与施治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的情况均得到改善。两组患者施治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临床疗效判定:治疗2周后,治疗组治愈5人,显效21人,有效8人,无效2人,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愈5人,显效10人,有效13人,无效8人,总有效率77.8%。两组临床疗效经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后,得出Z=-2.262,P=0.024<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三才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三才调神”针刺法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3)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两组治疗效果相当;(4)“三才调神”针刺法安全性高、简便易行,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利用。
其他文献
目的:1.收集120例康复期戒治人员的一般情况,探讨康复期戒治人员中医证型分布特点。2.观察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康复期戒治人员抑郁状态疗效,为提高戒治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1.调查研究: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天津市板桥强制隔离戒毒所120例康复期戒治人员的临床资料及中医四诊信息,运用频数统计、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康复期戒治人员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2.临床研究:收集2020
研究一国内舌诊文献可视化及计量研究目的:围绕“舌诊”利用Cite Space软件开展系统的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对国内舌诊领域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分析舌诊研究现状及趋势。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检索并筛选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公开发表文献,检索式为“主题=舌诊or舌象”(精确),通过Cite Space5.7软件将所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并得到相关可视化知
慢性脑缺血是我国近年来发病率迅速增加的慢性疾病之一,于2015年才将该疾病纳入脑血管疾病分类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实体而存在。因脑部供血减少,脑失濡养,脑髓空虚,出现以头重、头晕、头痛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脑部疾病。本病起病隐匿,病程较长,且现代临床对于轻度脑功能障碍的患者缺乏明确定义和诊断,使大多数患者及医护人员对此类疾病不能进行很好的预防和干预。病情的持续进展,则会加速血管性痴呆、阿兹海默病等脑病的
目的:观察交泰丸联合用药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心肾不交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中医证候量表积分的变化,评估交泰丸联合用药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心肾不交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首先通过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9项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科门诊的139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
第一部分 斑马鱼成鱼癫痫造模目的:探索戊四唑点燃斑马鱼成鱼癫痫模型的最佳诱导浓度。方法:随机选取30尾3月龄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置于250 m L烧杯中,每杯放置1尾斑马鱼,每杯容量为100 m L,每实验组均处理5尾斑马鱼。分别水溶给予戊四唑5、10、15、20和25 m M,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养鱼用水处理斑马鱼)。处理20 min后,用网络硬盘录像机记录斑马鱼5 min内的运动情况以及癫痫
目的:研究女性抑郁症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神经内分泌指标特点及中医体质的神经内分泌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7月开始至2020年12月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身疾病科就诊的女性抑郁症患者136人,年龄范围在26-65岁。136例研究对象均于就诊当日完成《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及PHQ-9量表。根据月经情况分时段进行神经内分泌指标检测。检测指标:HPA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
1目的研究儿童变应性鼻炎(AR)药物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要素,为病证结合类中药临床试验的标准化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提高不同试验结果比较的可行性。2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依据中英文检索词,系统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Pub Med、Em Base、Cochrane Library、Cl
研究背景: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是一种局限于乳腺小叶,以乳房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为主要病理表现的慢性乳房良性疾病[1]。1972年由Kessler和Wolloch首次提出[2]。本病好发于产后2-6年内的非哺乳期育龄女性。其初起可见单侧或双侧的乳房肿块,后经发展可表现为局部肿块的红肿、成脓、破溃、窦道等,病程迁延且复发率高,被称
目的:(1)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刺络拔罐疗法相结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效果。(2)评价本治疗方案在缓解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疼痛及水肿、恢复肩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从2019年6月-2020年12月时间段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针灸临床部13病区病房就诊的患者,且其临床诊断满足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患者中挑选符合严格的纳
目的:针刺作为一种物理性刺激,刺入穴位后会引起穴位局部适度的创伤。团队前期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针刺、拔罐等穴位不同刺激疗法会引起穴区组织出现局部肌纤维断裂、毛细血管破裂、红细胞、炎性细胞浸润等微损伤现象,这与针效的启动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针刺引起的创伤会使穴区损伤相关分子HMG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protein,高迁移率族蛋白1)高表达,且穴区HMGB1参与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