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壁基因GALS1、XTH30和PME31在拟南芥响应盐胁迫下的功能分析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h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胁迫是植物在自然环境中面临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多种自我保护机制。植物可以通过感受盐胁迫刺激并传递信号,进而启动下游一系列基因去适应盐胁迫。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外围的厚壁,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然而,关于植物在受到外界胁迫时细胞壁作用的研究却非常少。虽然有研究表明,纤维素在植物响应盐胁迫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半纤维素、果胶等其他组分是否参与盐胁迫应答还都不清楚。本文分析研究了拟南芥植株细胞壁多糖和单糖组分在盐胁迫处理下的变化,并对其响应盐胁迫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为了研究细胞壁是否响应盐胁迫,我们首先测定了盐胁迫下拟南芥细胞壁单糖组分的含量,我们发现盐胁迫可以显著提高细胞壁中D-半乳糖含量,且D-半乳糖含量的提高主要来源于β-1,4-半乳聚糖含量增加,合成β-1,4-半乳聚糖的基因β-半乳糖基转移酶-GALS1表达在NaCl处理条件下显著上升。GALS1缺失突变后显著增强了拟南芥对盐胁迫的耐性,将GALS1对gals1-1突变体进行回补后,其对盐胁迫的耐性恢复到野生型水平:而过表达GALS1则使得拟南芥对盐胁迫非常敏感。外源添加D-半乳糖可以提高细胞壁中β-1,4-半乳聚糖含量,并加重植物对盐胁迫的敏感性,表明β-1,4-半乳聚糖含量的升高会导致拟南芥对盐胁迫敏感。为了探究GALS1如何响应盐胁迫,我们选用了纤维素合酶抑制剂isozaben和微管特异性抑制剂oryzalin,药理学结果显示:过表达GALS1增强了拟南芥下胚轴对纤维素合酶抑制剂isozaben以及微管特异性抑制剂oryzalin的敏感性,以及盐胁迫对纤维素合成的抑制程度。这些结果表明,盐胁迫可以诱导GALS1基因表达水平的升高,合成β-1,4-半乳聚糖,进而通过影响纤维素的合成以及微管的解聚过程,最终导致植物对盐胁迫非常敏感。为了筛选GALS1的上游调控因子,我们将不同片段的GALS1启动子与荧光素酶基因融合,并构建了转基因拟南芥植株。通过观察其荧光素酶活性以及实时定量PCR分析,我们发现了盐胁迫调控GALS1基因的关键启动子区域(Pro/1-600 of GALS1),并以GALS1的启动子区域(Pro/93-600 of GALS1)为诱饵筛选拟南芥叶片cDNA文库,共筛选出14个蛋白。酵母单杂交实验结果表明,CBF2可以在体外与GALS1启动子直接结合,且识别位点位于启动子区域(Pro/93-200 of GALS1)。为了研究CBF2是否可以在体内调控GALS1的表达,我们构建了地塞米松诱导型过表达系统,结果发现:过表达CbF2可以显著抑制GALS1的表达,进而提高拟南芥对盐胁迫的抗性。然而,CBF2的缺失却没有影响拟南芥对盐胁迫的响应,我们推测可能有其他CBF2同源基因互补其功能。接下来,在酵母系统中的研究结果显示CBF1和CBF3也可以直接与GALs1启动子结合。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一个机制:盐胁迫可以诱导GALS1基因表达水平的升高,合成β-1,4-半乳聚糖,进而影响纤维素含量的变化以及微管的解聚过程,最终导致植物对盐胁迫非常敏感。在这一过程中,CBF1、CBF2和CBF3通过直接结合GALS1的启动子,以抑制其基因表达来拮抗β-1,4-半乳聚糖对植物造成的毒害。XTH30编码一个木葡聚糖内源转糖基酶/水解酶,参与调控木葡聚糖的合成和降解。为了研究木葡聚糖是否参与响应盐胁迫,我们以XTH30的T-DNA插入缺失突变体为材料,研究了木葡聚糖在响应盐胁迫中的作用。研究发现,XTH30缺失突变后显著增强了拟南芥对盐胁迫的耐性,而过表达XTH30则使得拟南芥对盐胁迫更敏感。然而,分析盐胁迫下木葡聚糖总量变化的结果发现:盐胁迫并不影响细胞壁中木葡聚糖总量。因此,我们推测,XTH30可能影响盐胁迫下木葡聚糖的结构组成。MALDI-TOF MS分析表明,盐胁迫可以显著诱导木葡聚糖寡糖XLFG相对丰度升高,但是XTH30缺失后,XLFG增加幅度远远小于野生型。为了探究木葡聚糖寡糖结构的改变是否会影响纤维素合成以及微管的解聚和再聚合行为进而响应盐胁迫,我们选用了纤维素合酶抑制剂isozaben和微管特异性抑制剂oryzalin,药理学结果显示:XTH30缺失后增强了拟南芥下胚轴对纤维素合酶抑制剂isozaben的敏感性,减弱盐胁迫对纤维素合成的抑制程度,降低了拟南芥下胚轴对微管特异性抑制剂oryzalin的敏感性。综上结果表明,XTH30通过改变木葡聚糖寡糖XLFG的相对丰度而影响木葡聚糖的结构,进而影响拟南芥细胞壁纤维素的合成,最终参与对盐胁迫的应答反应。为了研究果胶甲酯酶(PMEs)是否也参与响应盐胁迫,我们以PME31 T-DNA插入的缺失突变体为材料,研究了其在响应盐胁迫中的功能。我们发现,NaCl可以显著诱导PME31基因表达的上调。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显示,PME31在成熟种子中含量最高。PME31突变后显著降低了拟南芥在种子萌发以及萌发后生长时期对盐胁迫的耐性。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pme31-2突变体中盐胁迫应答基因DREB2A、RD29A和RD29B受盐胁迫诱导的程度明显低于野生型。综上所述,PME31可以正调控拟南芥对盐胁迫的响应。
其他文献
单分子检测技术不仅可以定量观察并测量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方式,而且能够提供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基本信息。单分子技术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基于力学的单分子技术,二是基于光学的单分子技术。本研究主要使用基于光学的单分子技术,开发了基于单分子技术的荧光显微成像平台,并探索了其在核糖开关折叠动力学分析和便携式快速检测中的应用:首先设计并构建了基于全内反射显微成像的单分子荧光能量共振转移(single molecu
RNA解螺旋酶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能够通过结合水解NTPs获得能量,进而实现双链核酸解旋或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结构重塑。DExH/D-box RNA解螺旋酶作为RNA解螺旋酶中最大的家族成员在各种涉及RNA的细胞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mRNA前体剪切、mRNA输出、核糖体生成及翻译起始、RNA降解等。众所周知,RNA解螺旋酶的解螺旋特征是其重塑RNA蛋白复合体,以及发挥生物生化功能的重要基础。目前
植物的不定根通常在刺激下形成,具有扩大吸收面积、增强固着和支持植物的功能,其发生过程受到多种内源及外源因子的影响,例如生长素、损伤、光照和重力等。甲烷(methane,CH4)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和温室气体,然而近些年来,CH4参与动植物体内的多种生物学功能被发现,并得到广泛的关注。有研究利用富甲烷水(methane rich water,MRW)模拟氢气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学效应,发现其可
全球范围内,陆地生态系统有机质(OM)含碳总量高于大气和植被系统的总和,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环境变化敏感。同时土壤有机碳(SOC)能够固持养分离子而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控制陆地生态系统污染物迁移,提升土壤地力,保护水体质量。虽然SOC在陆地生态进化过程和人类生产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SOC的固存机制的认知仍有一定欠缺。根据SOC的形成和来源,其主要受有机碳组分、矿物组分、微
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已经作为反向遗传学研究工具广泛地应用于昆虫学研究中,而且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技术,应该可以广泛用于作物保护中的害虫防治。RNA干扰(RNAi)的实现需要靶标细胞将dsRNA吸收后通过Dicer酶加工成小干扰RNA(siRNA),siRNA再与Argonaute等蛋白形成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通过siRNA的
锰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微量元素,参与植物体内多种重要的代谢过程,例如光合作用、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调节多种酶活性、氧化胁迫等。锰的化学性质活泼,在环境中有多种价态,其中最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是二价的锰离子。土壤的pH值是影响锰有效性的最大因素,在碱性土壤中锰缺乏问题是影响作物生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因此深入探讨植物对营养元素锰的吸收、转运及内平衡机制,特别是植物在缺锰环境下的适应机理和植物锰营养效率
杂草稻(weedy rice,Oryza sativa L.f.spontanea)和栽培水稻同属于稻属和稻种,但是前者对后者的危害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全球稻田三大恶性杂草之一。杂草稻成为稻田杂草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是其早熟的特性,能够确保其在收获前早落或早枯,逃脱人工收获而进入土壤种子库,实现其在农田中持续危害。但杂草稻早熟的时间进程及其形成的机制尚不十分明了。本文以扬州、泰州、茂名和丹东地区的杂
猪圆环病毒病(PCVD)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引起的猪免疫抑制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和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CT)、母猪繁殖障碍、肠炎、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等。PCVD自二十世纪末爆发以来,在全球广泛发生与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依据遗传距离P值≧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作为定居固着生物需要进化出更为精巧的适应性机制以提高它们抵御不同环境胁迫(如病菌侵入、养肥缺乏、干旱等)的能力。植物对这些环境挑战的进化适应之一是与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真菌形成共生的相互作用。菌根共生的主要优势在于营养物质的获取:菌根真菌能够促进宿主植株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尤其是磷素和氮素营养的吸收,而作为回报,宿主植株给菌根真菌
梨品种资源具有广泛的遗传变异,是形成不同性状表型的重要基础。为全面解析不同梨品种资源的遗传差异,筛选与重要性状关联的遗传变异和重要基因,服务于梨的分子育种,本研究利用基因组学研究手段,从梨的基因组DNA、叶绿体和线粒体DNA、以及表达序列变异等不同层面揭示了梨的遗传差异。第一,通过对312份砂梨品种资源的全基因组重测序,共获得1,273,308个SNP位点;基于梨的群体结构、主成分分析、进化树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