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金融业和互联网生态圈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当互联网与生俱来的开放性遇上金融业的专业性,两种元素的融合爆发出奇特的化学反应,变革的序幕就在互联网企业中拉开,传统的金融互联网已经日渐成熟,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业发展如火如荼,2014年又会是互联网金融业新的拐点,同时也应该看到,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核心还是基于互联网和与之对应的庞大的信息即大数据(Big Date),海量的数据信息加之互联网自身的开放性无疑会滋生各种法律问题和风险,网络交易的安全、用户信息的保护、大数据的存储和使用等问题都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们的质疑和讨论。第三方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创新工具之一,从产生之初就备受关注,被学者们作为典型案例分析讨论,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虚拟性以及互联网金融正处于法律规制的初创时期,监管的不到位很可能就会使其成为违法分子利用并进行违法活动的工具,诸如诈骗、非法集资、违约等等风险也一直伴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历程。因而,对于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有益探讨十分有必要。本文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互联网金融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及研究现状,归纳并提出了基于第三方支付生态圈的新特点得出的一种新型的划分方式,即传统型第三方支付机构和创新型第三方支付机构;第二部分,在法经济学的视野指导下对监管模式的法律价值考量进行了一些探究;第三部分则可以归纳为两个小的支流,一方面,总结了国内对第三方支付平台采取的监管模式,涵盖了大陆地区、香港地区以及台湾地区。另一方面,总结了国外主要的发达国家对第三方支付平台采取的监管模式,并针对相关监管模式一一进行了关于借鉴和启示的总结;文章最后两个部分,分别介绍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监管模式应遵循的基本思路以及几点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