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驱后井网调整非均相复合驱作用机理及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ji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驱后井网调整非均相复合驱是一种新的聚驱后油藏提高采收率接替技术,目前处于先导实验阶段。由于对其开发效果及开发特征尚不了解,对其驱油机理尚不明确。因此,分析聚驱后井网调整非均相复合驱开发特征,研究聚驱后井网调整非均相复合驱驱油机理,建立针对聚驱后非均相复合驱的效果评价指标,对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进一步提高聚驱后油藏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数值模拟和室内平板驱替实验的方法,提出了聚驱后井网调整非均相复合驱开发方式下,井网调整对非均相复合驱的引效作用机理及复合驱多种化学剂复合增效作用机理。通过剩余油分布、受效剩余油、提高采收率、作用贡献、波及系数等方面的讨论发现,对于聚驱后井网调整非均相复合驱油藏,非均相复合驱与井网调整对于提高采收率作用相当,且井网调整对非均相复合驱起到了引效的作用,产生了1+1>2的效果;非均相复合驱洗油效果比表面活性剂驱更强,比PPG驱、聚合物驱的波及系数更大,非均相复合驱提高采收率值比PPG驱、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三者提高采收率总和更高,说明PPG、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在复合驱中具有较强的复合增效作用。基于先导试验区的注采特征分析,建立了聚驱后井网调整非均相复合驱先导试验区矿场实施效果的定量表征,主要针对不同位置的新老油井从日油、日液、含水等方面,分析了各油井的受效程度,发现油水井排间加密油井见效明显,含水率呈台阶分段下降;针对不同位置的新老水井从压力、日注入量等方面,分析了井网调整及非均相复合驱的作用效果,发现各井日注入量基本保持不变,注入井注入压力持续上升。基于目前已有化学驱效果评价指标及方法,建立了针对聚驱后井网调整非均相复合驱的效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压力流量指数、霍尔曲线法和压力上升幅度法。结果表明,压力流量指数曲线能够反映注化学剂阶段特征和瞬时特征,对注化学剂动态更敏感。压力流量指数和霍尔曲线法两个评价指标可以很好的计算各井的视阻力系数,且两者方法计算结果相近。压力上升幅度法建立了注入井与见效油井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他文献
互联油气悬架系统可以通过系统内不同悬架间的相互作用实现抗侧倾、平衡桥荷等多种功能,它弥补了传统非互联悬架难以同时满足车辆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要求的弊端,通过在悬架
随着半导体及纳米材料制造业及高精度测量领域的迅速发展,基于压电陶瓷的高精密定位技术在许多领域中应用广泛。但压电陶瓷本身具有的强烈迟滞非线性严重影响了控制精度。本文
目的:探讨动态检测血清补体、免疫球蛋白及炎性细胞因子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MP感染患儿60例作为MPP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并分析其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弹
目的:通过观察化痰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阻型)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阻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观察中药达明饮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的影响,探讨该药可能的作
本文以豫东安村为个案,探讨了人口大量外流对村级治理的冲击,认为村庄人口大量流出造成了村庄治理的困境。其表现为:人口外出虽然带来了村庄经济总量的增长,但村治的汲取能力
目的:探讨黑龙江地区小儿手足口病证候特征及证候演变规律,以期为临床制定手足口病中医辨证方案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防治工作。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通过
我国油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一方面是开采难度加大增加了油田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使得我国油田企业需要“走出去”参与国际石油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