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光利一文学艺术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u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横光利一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现代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他在接受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思潮之后,将其与日本既有的文学形式相结合,使新感觉文学在日本破土发芽,并成为日本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学形式。他在《新感觉论》中写道:“未来派、立体派、达达主义、象征派、构成派、写实派等林林种种,总体而言我自认是属于新感觉派的”。横光利一在文学中擅长于将客观的个体逐渐瓦解,将某个空间内所包含的隐喻意义逐渐释放,这是其新感觉文学期间最为重要的内涵诉求与描写方式。通过文学的重构空间,将社会、人、人与人的关系等进行了分子力学式的拆解,感觉式的推进。通过抽象拆解的叙述,表现了存在于每个个体及社会中的一种无形的不安感,同时也是作家自身对于自己所感受到的时代的不确定性的再确认。而掩藏在极具技巧性的词句下面的,是贯穿横光利一文学中最朴素的情感,即对于人的关怀。本论文拟聚焦横光利一“新感觉派”时期及之后的作品,旨在深入、系统地解读这一时期横光利一所建构的言说空间,通过对文本的细读与分析,结合时代语境力求进行整体的把握。本论文主要依托文体学、叙事学,性别批评等方法进行论述。由于横光利一研究的跨度将近百年,在这样漫长的研究历程中,从小说叙事的角度对横光作品进行探讨的研究尚不多见,但却提示出了一个新的研究空间与领域。横光利一重视小说的文体形式,执着于遣词造句的感觉化,大量地使用拟人、比喻等手法,使其作品有别于传统的日本文学即私小说的文体形式与表达方法,同时也造成了文本具有一定程度的晦涩难懂的性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横光利一新感觉时期的作品的叙事策略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其表达层面的方法创新,揭示其小说形式与时代语境的关系,探索其小说文本背后的思想文化内涵,厘清横光通过“新感觉”式的文体写作,其形成的思想文论对日本传统文学的叙事方式的继承与突破。通过叙事学,比较文学,互文性等具体的方法,将横光利一新感觉时期的作品置于世界文学,时代背景,时代语境下给予全面观照。本论文拟结合作品文本,分为五个章节逐层论述。在第一章,一方面对横光利一的个人经历与时代语境的相互关系进行梳理,另一方面从横光利一的整体创作及发展脉络来加以概括。作为一个爱写作的乡村少年,横光利一从最初的模仿习作练习,到新感觉文学运动的旗手。这段时期,横光利一是如何通过不断地尝试,摆脱日本传统的私小说的羁绊,进入到新感觉文学的创作中的。这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中有何意义,对于日本现代文学的发展以及日本后现代语境的发展的具有何种关联性。在全面梳理了横光利一的生平,纵观了其整体创作及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关系之后,第二章将主要研究视点放在横光文学中的小说部分。横光利一创作了大量的文论、随笔,小说,但小说的创作无疑是横光文学的核心。在第二章通过对自然主义文学的总体关照,从艺术形式上对横光小说的叙事特点展开研究。现代主义进入日本之后,横光利一作为第一个接受并运用的作家,其在文学文本上的体现如何解读,通过对作品《苍蝇》的文本梳理,开启进入横光文学世界的重要窗口。同时关注作品《太阳》对于“欲望空间”的讲述。《太阳》中通过对女性与男性的对峙,描述了女性为取得与男性平等的权力与地位所付出的毁灭性的代价。第三章“疾病”与女性视角的叙事。在这一章中选取了横光利一的“病妻系列物语”进行具体的文本研究。横光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在女性描写方面具有创伤性叙事的特点。在“病妻”系列中展现了不同于其他新感觉文学作品的特质,呈现出在叙事方面的艺术突破。本章在新感觉文学的整体脉络中,分析其对于人性爱、夫妻爱等人性中最基本的内涵的关注与描述,运用现代主义的方法所展现的“制度”与人性的纠结与对峙,将横光对于“幸福”的解读通过特有的创伤叙事加以展开。第四章越境叙事与历史的多元呈现。横光利一作为近现代日本作家中具有中国体验的知识份子,同时也曾经游历欧洲,他试图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开始新的主题与空间探索。本章选取作品《上海》为文本研究对象,通过对作品中的叙事分析,进一步将横光利一作为日本近现代都市派作家,其对于描写都市的语言空间建构所进行的尝试加以分析。横光利一对于历史事件的关注既不同于将事件作为素材而进行创作的历史小说,也不同于将历史文本化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横光的小说中出现的历史,与其说是为了反映历史,不如说是一种能够更深入地认知自我,及探讨自我与他者的关系的尝试。通过隐喻的描写,将一个近代中国的都市,以及大洋彼岸的欧洲文明社会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来,将某种选择与判断交给读者,形成了开放式的文本阅读结构以及独特的越境叙事。第五章主要关注作品《旅愁》及其所建构的文本中的东西方异质文化的空间。横光利一继承了日本近代文学“探寻自我”的重要主题,同时也对近代东方、亚洲的状况及历史投射了关注的目光,力图展开更深层面上的自我认识与时代解读。通过自身的欧洲经历,将对东西方文化的时代解读投射到男女主人公的恋爱关系中,以“恋爱”的纠葛与纷争为叙事的表象,讲述了主人公对文化思考的心路历程,以及横光利一对于越境叙事的新的展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围手术期嗓音声学参数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
利用线上访谈、线下拜访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陆多家自然教育机构/企业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大陆自然教育行业的志愿者团队培育,从机构/企业角度出发面临的是招募困难、师资力
构建网络交通流演化模型的关键在于假设出行者遵循一种什么样的行为准则进行路径选择。非均衡理论指出完全依靠价格调节使供需在所有市场、所有时间上都相等的可能性很小,行
新型抗裂防渗水工混凝土是将钢纤维乱向分散于膨胀混凝土中 ,形成的一种集承重与防渗为一体的新型建筑材料 ,本文对其立方体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抗折强度、弯曲韧性、膨胀变
MYC转录因子是bHLH家族中的重要成员,近几年研究表明MYC2转录因子是以茉莉酸为核心的激素调控网络中的关键组分,参与调控大量植物发育过程与多种抗逆过程,例如:花青素、酚酸
新中国成立初期审时度势而实行了以当时苏联为榜样的“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各行各业积极效仿“苏联经验”。前苏联园林绿化经验的全面引入离不开当时国内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城市空间的迫切需求,它几乎成为新中国早期城市绿化建设的标准与典范,衍生了大批城市的园林绿化实践,并在行业领域内持续发挥着影响直至今日。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十年园林绿化建设开端浩大、历程艰辛,前苏联译著是指导其发生的最完整也最具体的主要经验载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教学水平的高低会影响汉语教学水平的高低。泰国X公学作为华文学校,已有十多年的汉语教学历史,初中部的学生都有六年以上的汉语学习经历,其大多数学生汉语口语和听力能力较强,而汉字的识别书写及运用能力较弱,这就影响了学生整体汉语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泰国X公学初中部进行汉字教学研究,培养学生的汉字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汉语整体水平,也会促进学校汉字教学的发展,进而提高学校
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智能监控技术被用于城市道路的管理和调度,在城市路网监控与调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异常行为检测技术既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也是智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