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锚支护中腰梁的应用及对锚索预应力损失的影响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landag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桩锚支护是通过对锚索施加预应力主动加固土体的一种支护方式,由于其良好的支护效果而被广泛运用于深基坑支护。在桩锚支护体系中,锚索的内锚固端锚固在稳定土层中,外锚固端通过锚具夹具固定在腰梁或其他支撑物上,利用锚索的收缩将锚固荷载传递到土体中,使锚索、腰梁、桩及土体形成自锚体系,来主动地加固土体。桩锚支护体系的稳定性是由锚索、腰梁、桩体及桩后土体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锚索张拉锁定工艺、腰梁的设计或安装不合理,桩后土体性质勘察不够详尽等原因引起预应力的损失,造成基坑锚固效果的下降甚至支护体系的失效,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时有发生。因此,对桩锚支护体系中预应力损失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对腰梁在基坑中的应用及不同材料腰梁对锚索预应力损失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1)对影响桩锚支护中锚索预应力损失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腰梁的材料耐久性好、截面形式合理、作为整体施工可有效减小预应力的损失。(2)探讨由于腰梁失稳或破坏引起的桩锚支护事故,主要原因是对抗剪蹬的设置、腰梁各段之间的连接、腰梁与支护桩之间的吊筋连接、腰梁与斜撑之间的焊接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3)对腰梁的设计计算理论及新型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腰梁的计算模型选择应按照实际的受力变形及约束进行简化。对于基坑较小、腰梁存在自由端时可采用简支梁模型;对于较大基坑,宜采用连续梁模型。(4)介绍了青岛海天大酒店基坑支护工程中腰梁的施工控制并对锚索预应力进行了监测。监测数据显示:锚索轴力在急速下降阶段,稳步变化阶段、基本稳定阶段的平均损失率分别为7.6%、5.6%、3.2%,在锚固锁定之后的随时间变化的总损失率约为16.4%。(5)对腰梁对锚索预应力损失的影响进行三维建模分析,并将数值分析结果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说明利用ABAQUS软件模拟腰梁对锚索预应力的损失是可行的;从腰梁的位移云图随时间的变化,可得到腰梁主要对张拉锚固阶段和急速下降阶段的锚索预应力损失有补偿张拉的效果,可减小预应力的损失。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工程实践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腰梁在桩锚支护中的应用及对锚索预应力的损失影响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腰梁稳定性在桩锚支护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以后的实际工程中应重视腰梁的设计、施工及稳定性验算,对以后的工程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钢结构作为绿色、节能、环保建筑的代表,具有施工污染环境少、能耗低、材料回收利用率高、抗震性能好等综合优势,在当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中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在钢结
地震滑坡是山区地震常见的地震灾害现象,滑坡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规律是研究边坡地震稳定性的首要问题,了解边坡的地震响应规律目的是明晰在地震波作用下坡体的响应分布情况。边坡的地形效应,地质效应和震源效应是影响边坡动力响应的三个重要因素,本文以数值模拟为技术手段,从以上三个方面,对地震边坡的动力响应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1)地形效应:通过建立不同坡高、坡角
学位
约束屈曲支撑(Buckling-Restrained-Brace)是一种消能减震支撑体系,内核钢支撑在拉力和压力作用下可以达到充分屈服,具有很好的延性,滞回曲线稳定饱满,而低屈服点BRBs在小位移水
多次地震震害调查表明,建筑物倒塌破坏是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根源,碰撞是强震中建筑物倒塌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结构碰撞研究成为抗震工程的重要课题之一。要防止结
地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自然灾害,它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地面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是抗震设防的必要条件,“破坏机制”和“层间位移”是控制结
过渡段地基的差异沉降会导致路面沿横向产生裂缝或者“跳车”,用土工格栅处理差异沉降施工简便、效果明显、费用也较低,具有良好的性价比。本文采用原位试验、室内试验、室内模
城市地铁工程的修建基本上是在人口以及建筑密集的市区中进行的,地铁施工必定会引起地表沉降,对地表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以及给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致使产生不良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公路建设和城市道路建设步入了史无前例的黄金时代,在道路建设中,由于路面结构的造价占道路总投资相当重的比例,同时路面结构不仅承受车载的作用,同时还要
为了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的分布规律,了解温度裂缝的开裂机理,有必要对结构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但在实际工程的分析中,一般是按素混凝土材料
煤矿软岩巷道工程是软岩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软岩工程是指与塑性大变形岩体有关的岩体工程,如软岩边坡,软岩隧道及软岩巷道工程等。由于软岩巷道工程所处的复杂工程地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