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谘议局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具有一定立法权和监督权的地方宪政机构之一,是近代立宪运动不断发展的产物。它的设立开始了资产阶级立宪人士对近代民主政治的探索,对于民国时期的江苏省议会起到了垂范作用。江苏谘议局虽然仅存在两年时间(1909年—1911年),但它的民主示范作用,至今仍令人深思。 目前学术界对江苏谘议局这一课题已经有了关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张海林的《论辛亥革命前的江苏谘议局》及耿云志的《张謇与江苏谘议局》等论文。但他们只对江苏谘议局在辛亥革命前的主要活动及其作用作了一些个案探讨,或以张謇对江苏谘议局的参与为着眼点,论述张謇立宪思想的演变及其以江苏谘议局为依托所进行的主要活动,没有对这一机构的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描述。 本文在综合前人所得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动态地展现了它的发展过程:江苏谘议局成立的背景和过程;江苏谘议局的议员和议案分析;江苏谘议局与清王朝的矛盾与斗争;江苏谘议局的结局;江苏谘议局的性质与作用。 江苏资产阶级立宪人士是江苏谘议局存在的社会基础。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立宪人士政治倾向的转变,直接影响到江苏谘议局的兴衰,间接地促使了辛亥革命的成功。考察江苏谘议局的发展过程,可以了解辛亥前资产阶级立宪人士政治倾向转变的轨迹,有助于我们从侧面了解民初民主政治失败的社会根源,从而对辛亥革命进行历史的反思。还可以史为鉴——当今社会变革中,怎样正确处理好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的关系,如何完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人民参政、议政。因此,江苏谘议局的筹备、成立过程,发展如何,意义何在,均有探讨的价值。本文通过对谘议局议员思想发展轨迹的探讨,得出结论:由于他们对清政府的依附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在革命以后他们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江苏谘议局只是他们短暂的活动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