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结合蛋白2(HBEBP2)的克隆表达与部分功能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_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不仅引起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而且与肝纤维化、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然而对于HBV感染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技术和方法,这主要是由于HB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还有诸多方面没有研究清楚。近年来,随着对HBV致病机制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在HBV致病机制中存在着其与肝细胞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此,本研究所筛选了肝细胞内能与e抗原相互结合的蛋白,并将其中一个未知功能新基因命名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结合蛋白2(HBEBP2)。本研究即以此为基础,通过以下研究内容,试图阐释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1.提取HepG2细胞总RNA,利用RT-PCR方法在HBEBP2基因的两端分别引入BamHI和EcoRⅠ酶切位点,获得目的基因片段,连接至pGEM-T载体,测序正确后插入至绿色荧光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中,转染HepG2细胞,24hr后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核出现明显的绿色荧光信号,提示HBENP2主要定位于胞核内。2.利用相同方法将引入EcoRⅠ和SacⅠ酶切位点的HBEBP2基因片段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BL21宿主菌,1mM/ml IPTG、37℃诱导4.5hr获得了带有组氨酸标签的重组融合蛋白的优化表达。随后应用Western blot对表达蛋白的特异性进行了验证。3.将引入EcoRⅠ和BamHⅠ酶切位点的HBEBP2基因片段插入至酵母细胞表达载体pGBKT7中,转化AH109酵母菌株并获得表达。再与含有肝细胞文库质粒的Y187酵母菌株配合,进行酵母双杂交筛选获得与HBEBP2相互结合的已知功能蛋白4种,包括人线粒体蛋白基因、人α-2-糖蛋白1、人甘露糖-p-长醇利用缺陷1基因和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等蛋白基因。结果提示该蛋白可能与糖基化作用、脂类代谢、细胞增殖等密切相关。此外还筛选得到2个新基因,分别命名为HBEBP2结合蛋白B(HBEBP2BPB)(GenBank Accession:DQ499598)和结合蛋白C(HBEBP2BPC)(GenBank Accession:DQ499599)。4.随后,我们又对HBEBP2BPB进行了克隆化研究,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作了进一步分析。以上结果,对深入研究HBEBP2生物学功能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地理问题情景设置的基本途径: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景。这种以矛盾的冲突为基础的问题情景的产生和解
立足高中英语教材,对其中的阅读材料进行拓展和深化,旨在充分利用教材,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最终使他们能够在高中阶段
培养学生兴趣是一个老话题,文章仅针对教学中的一个要素从教师着手,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激情具体谈论了培养学生的理论和方法。同时,教师因为热爱学生而热爱自己的职业,就能全
本文对Vγ2Vδ2 T细胞与HW感染者共146人的疾病进展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Vγ2Vδ2 T细胞数与CD4细胞数呈明显正相关(P
体育课作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本体感受为主要形式,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它关注的不仅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要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心
国发[2015]24号《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完善网上交易在线投诉及售后维权机制,研究制定7天无理由退货实
学校应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重”的办学方针,德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起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书的同时必须育人。学科教学是学校活动的主渠道,应结合学科的特点,有针
中学启发式教学就是指能指导、引导、启示、激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及主动实践的教学。新课程改革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特点。新课程认为教师教的本质在于引导,
本研究首先采用了PCR及酶切的方法研究了MAGE-A亚型在5种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系的基因表达谱,探讨了MAGE-A亚型在食管癌细胞中表达的特点和模式;通过去甲基化试剂地西他滨的作
物理课程改革,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加强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物理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信息技术作为物理教学强有力的辅助工具以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