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育经费配置效率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dh5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经费的合理配置与使用一直是教育财政研究的焦点问题,教育经费的合理配置更是直接关系到教育发展的公平与否。如果不能合理配置教育经费,不注重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那么这必然会造成教育资金的浪费。纵观前人的研究,往往学者们把焦点大多关注在义务教育资金的投入和高等教育科研经费的使用上,然而却忽视了普通高中教育经费问题的研究。因此,本文决定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的配置效率进行深入探析。本文基于《2005-2012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和《2004-2011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官网上真实数据资料,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Malmquist指数法、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分别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研究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普通高中教育经费的配置效率情况。最后,基于面板数据建立Tobit回归模型,探究影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配置效率的因素。本研究发现,从地区上来看中西部普通高中教育经费配置效率比东部要高,东部地区效率较低是因为其经费投入上存在着较大冗余,尤其是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在产出上最大的问题是生源不足。从整体上来看,现阶段东部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已经较多,不应当继续增加投入,而是应当要有所缩减。从Malmquist指数法得出的结果来看,技术进步指数较低是造成了教育经费全要素生产率偏低的原因。因此,普通高中要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反映在教育领域中学校可以从办学设施的升级、信息技术教学的普及、师资队伍素质的不断提升等等方面,来提高学校资源整体的配置能力,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影响普通高中教育经费配置效率的因素中,人均GDP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证明经济越发达,政府治理能力越高,因而有助于提升效率。而人口密度、财政自给率和人均教育财政指数均显著降低了普通高中教育经费配置效率。人口密度降低了配置效率,反映出当下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的配置并不存在规模效应。而财政自给率和人均教育财政指数的结果,可以反映出各级政府如果财政越宽松,往往可能并没有把资金用在提升教师福利待遇,添置教学设施等教育关键问题上,倒是可能存在财政供养冗员的问题。
其他文献
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生态问题如今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地
通过分析东南亚地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老挝、马来西亚和越南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及其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可能合作的领域,可以发现"一带一路"广受东南亚国家关注,
对野生动植物生态经济价值的认识是有效保护的基础,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我国重点保护动植物物种的价值进行研究。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法共收集到55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672份
相当多的中国学生会面临这样的情形,研究英语的方法主要靠阅读,而英语考试中又重点考核阅读理解题型,所以很多初中英语教师把阅读作为教学的重点,但是在阅读教学中却存在不少
目前,国内的句法习得顺序研究大部分集中于探究国外的句法结构、包括否定句、疑问句、关系从句的习得顺序研究,研究范围基本局限于关系从句等从句类,研究方法也局限于定量研
中药的疗效是中药治疗、预防、养生作用以中医药理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是药物医疗作用在中医领域内的特殊表述形式,是经过中医药理论化了的作用。许多中药无论单用还是配伍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