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TG3和ATG4突变体研究自噬体膜的来源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6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噬是细胞通过降解一些大分子聚合物和细胞器,而维持自身稳态的一种重要生理活动,在发育和衰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与免疫、感染、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等众多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自噬包括大自噬(Macroautophagy),小自噬(Microauophagy)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其中研究得最广泛,对其功能和机制了解得最多的是大自噬。自噬的功能是通过形成自噬体来完成的,在饥饿或其他压力的诱导下,细胞质内出现新月状的双层膜结构,将待降解的物质包裹起来形成自噬体,随后,自噬体的外膜与溶酶体膜发生融合,而内膜和自噬体内包裹的物质就在溶酶体内被各种水解酶所降解,产物被细胞重新利用以维持细胞的生存。随着对自噬研究的深入,有关自噬体膜来源的研究日益增加,相关研究表明,自噬体膜的来源比较复杂,细胞膜、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均有可能作为自噬体膜的来源。  本课题通过对ATG4B与ATG3蛋白进行研究来揭示自噬体膜的来源。ATG4B是一个重要的自噬相关蛋白,在LC3-I和LC3-II的转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TG4B蛋白上的1个半胱氨酸活性位点能够被活性氧(H2O2)所氧化,氧化型的ATG4B能够促使LC3-I向LC3-II转化,而还原型的ATG4B能够促使LC3的前体和LC3-II向LC3-I转换。ATG3是LC3脂化相关的蛋白质结合酶,LC3-I被ATG7激活后,ATG3会将ATG7替换掉从而形成 ATG3-LC3-I中间产物并最终催化 LC3-I和 PE的结合,形成LC3-II,LC3-II是自噬体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我们将ATG4B第78位氨基酸与ATG3第264位氨基酸突变,使其通过抑制LC3-II的形成而抑制自噬体的生成。将突变体连接跨膜信号和荧光蛋白,转染入Hela细胞中,结果发现:  (1)在转染ATG4B突变体的细胞出现了更多的点状LC3的聚集;  (2)LC3在转染了ATG3的细胞呈现细胞器共定位,而在转染了ATG3突变体的细胞呈弥散性分布并且无法产生自噬体。我们做了一系列的验证探究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有些人喜欢在“但是”后面做文章,我今天想在“还是”后面做点文章,谈一点读报后的随感与思索。日报与晚报——还是晚报好看常读报,日报、晚报都在读,读多了之后,总感到还是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有一批站在时代前列的杰出人物代表它的形象,体现它的风貌。作为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通过手中的笔把这些人物的精神境界、思想风貌,即作为民族脊梁的
双低油菜籽可作为动物饲料的原料,在牦牛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双低油菜籽不仅可以提高牦牛日粮中的能量含量,还可以提高牦牛畜产品中功能性成分的含量,是一种优良的营养调控剂。
C5是补体系统中一种组分,在机体免疫防御、维持机体稳定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以C5基因作为奶牛乳房炎的候选基因,选取605头中国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PCR、DNA测序
商业报道不应老是陷于枯燥的数字之中。综合性报道当然是必要的,但认为只有它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则未必正确。事实上,最能吸引读者的,倒是那些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篇幅短
翻开我厚厚两大本剪报集,看着那些睡梦里,列车上,差旅中,探亲时,甚至会海里顺手牵到的“只只肥羊”,当时的情景、心境历历在目,自已也不禁哑然失笑。把那些经历择要写出来,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离筛选出专门适用于雏鸡生产、具有抗逆性和抑菌特性的乳酸菌,同时探讨该乳酸菌对雏鸡生长性能、盲肠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人工感染大肠杆菌情况下对雏
本研究旨在通过小麦愈伤组织培养从遗传和表型方面阐述影响株高的突变现象。从来自红色硬粒冬小麦“TAM105”未成熟胚愈伤组织的一个再生高秆植株后代中鉴定出矮秆植株。矮
CI设计这门课程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已取得显著成果,但是传统的教学实践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商榷。本文就CI的教学形式、教学选题、风格手法以及针对学生的素质培养等问题进
本实验以158头内蒙古绒山羊为研究对象,设计17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对BMP2、BMP4、BMP7和noggin基因的启动子、外显子区域进行多态分析,并针对具有多态性的区域进行绒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