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绒山羊BMP家族和Noggin基因多态性与绒毛性状相关性分析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uangm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以158头内蒙古绒山羊为研究对象,设计17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对BMP2、BMP4、BMP7和noggin基因的启动子、外显子区域进行多态分析,并针对具有多态性的区域进行绒毛性状的相关分析。目的在于探索BMP2、BMP4、 BMP7和noggin基因对于内蒙古绒山羊绒毛性状的影响,从而为今后内蒙古绒山羊的选育提供一些帮助。研究结果如下:对BMP2基因外显子1、2、3分别进行多态性检测,未在测定序列中发现多态性。对BMP4基因启动子区域进行多态性检测,未发现多态性。对BMP4基因3个外显子进行多态性检测,发现其中第三外显子具有三种基因型即AA型,BB型和AB型,BB型与AA型相比,在外显子3的第881bp处有C→T的突变,该位点为非编码区。相关分析表明,该突变位点与内蒙古绒山羊的绒厚、产绒量、毛长、毛细、绒长、绒细没有相关关系(P>0.05)。对BMP7基因外显子2、3、4和7分别进行多态性检测,在外显子3、4、7中未发现多态性,其中在对外显子2的检测中发现该片段含有突变,突变为由G→A的替换,该位点位于外显子2后14bp处的内含子中。基因分型得到两种基因型CC型和CD型。相关分析表明,该位点与内蒙古绒山羊的绒厚、产绒量、毛长、毛细、绒长、绒细没有相关关系(P>0.05)。对Noggin基因外显子区进行多态性检测,发现在外显子内蒙古绒山羊有三种基因型EE型、FF型和EF型,FF型比EE型在外显子的第1232bp处有T→G的突变,该位点为非编码区。相关分析表明,该位点与内蒙古绒山羊的绒长有显著相关(P<0.05)。与内蒙古绒山羊绒厚、产绒量、毛长、毛细、绒细无关(P>0.05)。
其他文献
microRNA (miRNA)是一类长约22nt的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与靶基因互补发挥转录后水平的负调控作用。有关山羊的miRNA及其靶基因研究相对匮乏。识别和鉴定山羊miRNA及其靶基因
双低油菜籽可作为动物饲料的原料,在牦牛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双低油菜籽不仅可以提高牦牛日粮中的能量含量,还可以提高牦牛畜产品中功能性成分的含量,是一种优良的营养调控剂。
C5是补体系统中一种组分,在机体免疫防御、维持机体稳定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以C5基因作为奶牛乳房炎的候选基因,选取605头中国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PCR、DNA测序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离筛选出专门适用于雏鸡生产、具有抗逆性和抑菌特性的乳酸菌,同时探讨该乳酸菌对雏鸡生长性能、盲肠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人工感染大肠杆菌情况下对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