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语外来语新声调变化的认知度考察

来源 :大连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wang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新研究表明日语外来语的声调正发生着变化。那么作为日语学习者我们中国人是否关注到了它的变化呢?实际上我们又是以什么样的声调说日语的外来语呢?为了弄清这个课题,本论文采取了“语音听取式”声调调查和问卷式调查两种方法,以大连外国语大学在校生为对象,进行了实际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一.不论是“语音听取式”声调调查还是“问卷式调查”虽然调查的视点有所不同,但是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共性。即,“语音听取式”调查侧重调查参加者是用什么声调朗读调查用语的外来语;而“问卷式调查”则侧重调查参加者当看到调查用语的外来语时选择什么声调。正如事先预想的那样,两种调查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总体上看,它们的倾向还是一致的。二.本次选择了18个外来语。参加调查者呈现出以下的倾向。(1)对于“平板式变动”的认知度较低。所谓“平板式变动”就是过去这个外来语单词没有“平板型”的声调,而现在日语外来语声调追加了“平板型”的声调的一种变化。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调查的人似乎并不知道外来语中有这种追加平板型声调的变化。即,将调查的外来语用平板型读的人非常至少。只占10%左右。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平板型声调的升格”的声调变化。这是原来单词中有“平板型”的声调,但并没有成为第一声调,而是作为第2选择的声调。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调查的同学对此也好像并不知情。(2)“起伏式”声调中作为第2声调的单词其声调上升为第1声调的变化调查发现认知度也是很低。所谓“起伏式”第2声调升格就是指外来语单词中有2个以上的起伏式声调,作为第2声调现在上升到了第1声调的变化。尽管如此,参加调查者却没有出现随之变化的情况。而是仍然用老声调朗读。三.“问卷调查”的声调认知度有如下的发现。“问卷调查”主要是用眼睛看,然后从多项中进行选择,因此个人差比较大。(1)出现了选择在“特殊拍”上降调的情况。日语语言学研究表明,日语的声调一般不会出现在“特殊拍”上,或前移或后移。而很多参加调查的人并不知道这一规则而选择特殊拍。(2)同一个参加调查的人在读时和看着选择时,即时是同一个单词,也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如「フレーズ」这个单词,在问卷调查时有23%的人选择了中高型(3)的声调。而在“语音听取式”调查时,几乎没有人读成这种声调。四.对中国人的日语外来语声调新变化的认知度的见解日语外来语声调正由起伏式向平板式变化。虽然也有相反情况,即平板式声调向起伏式声调变化的情况,但更多的还是起伏式向平板式变化。这一最新的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广大日语学习者关注。最新的研究是根据315个调查项目经过周密的调查最终得出结论,因此可信度极高。我们如何应对呢?本文认为首先应该在语言是在不断变化的大前提下充分关注日语外来语的声调变化。其二.正如本次调查判明的那样,作为参加调查的在校生他们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声调发生的变化。因此,在日语教育第一线,教师应该有所把握。因为教师尤其在初级阶段对学生的影响实在太大。对他今后的高层次的学习一定会有帮助。其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也要充分地认识到学习声调的重要性,而且还应该认识到是完全可以掌握声调。中国的日语教学水平已经很高了。就连日本人也不得不承认。因此,我们不应该满足于过去只要对方听懂了就可以的低水准,而应该确立更高的目标,争取说一口更自然更准确的日语。希望有更多的日语学习者更主动地学习声调。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下种探究式教学方法,将网络教育与课堂教育有机融合,综合运用现有的多种专业仿真软件,搭建“师生互动、实践教学”的教学平台;该方法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先进与丰富的教
通过调查我国30所高校图书馆的部门设置,并与美国高校图书馆部门设置对比,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部门设置状况和新变化,并得出简要结论.
新媒体时代,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编导职业在新媒体背景下也面临着职业的变革,岗位对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职业素质教育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
本文从媒介记忆的角度,评析1999年至2013年度我国“少数民族十大新闻”评选活动,探讨新闻内容分类与信息特征,延伸媒介记忆与形成社会“共识”之关联,论证媒介记忆与文化象征之效
针对桩基静载荷测控过程中干扰比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无线网络传输桩基静载荷测控数据的解决方案,并在具体说明测控系统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硬、软件。该系统提高了桩基静
针对户外机柜采用的人工淋水测试方式的缺陷,设计一种基于PLC网络控制的自动淋水测试系统,构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实现了硬件平台供料单元、输送单元、淋水单元、烘干单元和控制
图书馆学研究目前面临着一个十分急迫而又重要的课题,即什么是图书馆的现代化?图书馆如何才能实现现代化?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考察一下我国图书馆的历史和现状是很有必要的。
以思维可视化技术为教学途径是以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所发明的思维导图模式为基础并结合现代语言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逻辑学、人本主义心理学
本文论述历代本草著作对蘘荷原植物的不同记载,造成了混乱。通过考证,指出其混乱种类,并认为宋《图经本草》所绘所叙的蘘荷原植物乃是正品,系姜科植物Zingiber mio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