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妖传》二十回本与四十回本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ayy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妖传》是神魔小说的先声之作,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分二十回本和四十回本两个版本。对《平妖传》的研究目前在中国古典小说研究领域中并未得到较高的重视,且现有研究中,考证性研究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本论文的写作,致力于《平妖传》文本比较剖析,共分为五章,分别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主题、叙事结构、小说类型等方面各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细读与探讨,厘清二者的不同以及原因所在,为《平妖传》的研究提供新的视点。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平妖传》的成书情况、学界对《平妖传》的研究概况以及笔者对《平妖传》两个版本在文本各方面差异的描述,为后文论述奠定基础。  第一章是“故事情节”比较研究,二十回本《平妖传》是一个情节因果关系缺失的故事,二十回本《平妖传》处在宋元话本向成熟章回小说的过渡阶段,宋元话本粗陈梗概特点对其影响较深。四十回本《平妖传》主要采用“预叙”的方式对二十回本情节进行了逻辑上的衔接,实现了整个故事的完整统一。  第二章是“人物形象”比较研究,二十回本《平妖传》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存在缺失的现象,这种缺失的出现,仍旧是二十回本《平妖传》从宋元话本向成熟章回小说过渡的体现而四十回本对人物进行了形象的完整化和性格的复杂化,是明代小说创作进步和理论发展的促进和影响,反映了晚明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的特质。  第三章是“思想主题”比较研究,二十回本《平妖传》尽管从某些角度反映了当时统治阶层的凶暴和军队的腐朽,但小说表达的“民本论”远远不及“忠君观”。作为主流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儒家思想是这一转变的原动力。四十回本《平妖传》的“宿命论”则贯穿全书始末,成为四十回本思想主题。受明代三教合一思潮的影响,表现“宿命论”成为冯梦龙改编文学的重要特点。  第四章是“叙事结构”比较研究,二十回本和四十回《平妖传》是典型的缀合结构,但二十回本故事相互独立,之间并无因果链接,是一种“后来式”的缀合。四十回本《平妖传》则将“后来式”缀合变为了“因此式”缀合。《平妖传》“后来式”到“因此式”的转变,是古代章回小说“缀合”结构演绎流变特点的一个显著表现,早期章回小说的“后来式”缀合主要受话本分回讲述故事方式的影响,随着作者审美结构意识的提升,“因此式”的缀合结构渐渐成为主要结构模式。  第五章是“小说类型”比较研究,二十回本《平妖传》是一部“述异”与“讲史”合流的小说,是神魔小说的先声;四十回本《平妖传》则是一部真正的神魔小说。在“讲史”的神魔化过程中,二十回本《平妖传》由于自身叙述重心的偏移,成为一次重要的革新,为冯梦龙创作完整的神魔小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四十回本《平妖传》在冯梦龙的改编下,已经成为了与二十回本完全不同的小说,晚明小说与早期小说相比已经表现出重要的不同,即使是对原作的改编,晚明小说仍旧有着自身的独立性,展现着文学进步的趣味,这种独立和趣味,反映出晚明小说的新质,也体现着中国古典小说的内在发展规律。而二十回本《平妖传》在古典小说发展史上则体现了很明显的过渡性。它是宋元话本向成熟章回小说的过渡,也是“述异”和“讲史”的混类小说向真正神魔小说的过渡。
其他文献
现代汉语中“N的V”和“V的N”是两种比较特殊的格式,本文将两者都看作是定中结构的短语,并认为“V的N”是其中的中心语N被关系化的结果。针对在实际语言使用中,一些名词可以进
目前,对任何一种材料的地面打滑性测定结果都会发生很大的争议.而且目前有很多种试验方法,有的只是在试验室使用,有的则即可在试验室内也可在现场实际地面上使用.但是不同方
在西方世界法国人保罗·利科作为一个著作等身、声誉显赫的伟大学者和西方人文传统的杰出代表,一生注重不断的自身反思和对话他者,学术视域广泛,遍及哲学、历史学、文学、宗教学
为了把几十名学生组合成一个团结、友爱、进取的班集体,班级管理加强“团队精神”建设,这对于增强班集体的内聚力,促进班级良性管理很有必要。从“团队精神”的内涵、内聚力的产
以2份苦荞材料威苦1号和黔苦6号为试验材料,在花蕾期进行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全株喷施处理,测定了其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外源激素处理对苦荞的产量和品质有一
作为发生于八、九十年代之交的重要文学事件,“新写实小说”长期以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本质特征的作家作品的集合。这种研究视角和方式造成了对这一文学事件的理解的窄化:一方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进入新时代,面对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职业教育新发展,如何以正确方式方法做好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本文通过分析中职德育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描写历史事件的作品颇多。本文将发生在宋朝仁宗年间,以王则起义为题材的小说《三遂平妖传》为研究对象,论述该小说的问世、发展、传播及其影响,并对此作品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