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痤疮临床特征的横断面调查及瘢痕、心理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urseasons2002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中国深圳女性痤疮的临床特征及痤疮瘢痕、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为女性痤疮临床诊治、预防瘢痕形成及心理健康的指导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象与方法:1.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筛选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痤疮门诊12岁以上的女性痤疮患者相关资料,包括年龄、发病年龄、合并症、家族史、BMI、生活方式、痤疮加重因素、饮食习惯,并进行焦虑症筛查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及痤疮生活质量评分,同时由痤疮专科医生对患者皮肤类型、皮疹形态及分布、痤疮严重程度进行记录。2.使用epidata软件将纸质版调查表设计成电子表格,并将原始数据进行录入。根据青春期痤疮及成人痤疮的定义进行分层,将12-24岁的患者分为青春期组,≥25岁的患者分为成人组。采用SPSS26.0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数值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构成比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痤疮部位与类型比较,使用多选题分析,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危险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先进性单因素分析,以P<0.1为标准筛选候选变量,多因素分析采用向后LR法进行变量筛选,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结果:1.女性痤疮临床特征的横断面调查及分层对比分析1)年龄分布及病程:门诊共收集1038份调查表,男性348例,女性690例,女性占66.5%,本次研究共纳入689名女性患者,年龄在12至45岁之间,平均年龄25.31±4.48岁,其中21-25岁、26-30岁的年龄段频数占总样本比例较高,分别为47%、33.5%,总体平均病程6.71±4.68年。青春期痤疮组共316名患者,平均年龄21.76±2.42岁,平均病程5.13±3.17年。成人痤疮组共373名患者,平均年龄28.32±3.52岁,平均病程8.09±5.31年,其中持续性痤疮占73.8%,迟发型痤疮占26.2%。2)BMI、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特征:本次研究中,消瘦者占21.8%,超重者占2.9%,肥胖者占1.9%。生活方式方面,不运动者占30.9%,规律运动者占25.5%,吸烟者占5%,饮酒者占4.4%。成人痤疮组规律运动的比例高于青春期痤疮组(x2=10.469,P=0.001<0.05)。总体饮食偏好以偏辣者居多占44.3%。青春期组饮食偏甜的比例高于成人组(x2=3.860,P=0.049<0.05)、成人组饮食清淡的比例高于青春期组(x2=7.593,P=0.006<0.05);青春期组的饮料、蛋糕饼干、糖果巧克力、鸡肉摄入频率高于成人组(x2=3.881、6.466、2.689、5.142,P=0.049、0.011、0.019、0.023),成人组的茶/咖啡摄入频率高于青春期组(x2=7.674,P=0.006<0.05)。3)家族史、合并症及加重因素:家族史中,有一级亲属痤疮病史者占39.1%,糖尿病家族史者占18.9%,高脂血症家族史者占9.4%。青春期组中一级亲属痤疮家族史的比例高于成人组(x2=6.763,P=0.009<0.05)。女性痤疮患者合并症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皮脂溢出、经期紊乱、脂溢性脱发、多毛症、多囊卵巢、高脂血症、早熟,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痤疮加重因素的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熬夜、月经、情绪紧张/压力应激、饮食、居住环境变化、季节变化、化妆品、日晒、药物、妊娠。青春期组痤疮加重受饮食影响的比例高于成人组(x2=9.848,P=0.002<0.05)。4)痤疮严重程度、皮疹类型及分布:痤疮严重程度以III级最多,占42.3%,其余依次为II级、IV级、I级。痤疮皮疹发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痤疮后遗症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红斑、色沉、凹陷性瘢痕、增生性瘢痕。皮疹好发部位依次为颊部、额部、下颏、下颌、口周、颞部、鼻部、颈部、背部、发际线、胸部。青春期痤疮组发生脓疱的比例较成人痤疮组高(x2=18.596,P=0.029),青春期痤疮组皮疹较成人痤疮组更好发于额部及颊部(x2=27.862,P=0.003)。5)心理状况及痤疮生活质量评分(AQOL):总体GAD-7平均得分为5.46±4.56分,有47.6%女性痤疮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总体PHQ-9平均得分5.64±4.97分,有46.3%女性痤疮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AQOL平均得分为68.9±27.40分。两组间焦虑、抑郁情况及AQOL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2.女性痤疮瘢痕形成相关因素分析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痤疮严重程度越重者更容易出现凹陷性瘢痕。存在结节、囊肿者更容易出现增生性瘢痕。3.女性痤疮抑郁情绪、焦虑情绪相关因素分析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摄入冰激凌、茶/咖啡、牛肉羊肉频率≥3次/周者容易出现焦虑情绪,AQOL评分越高、进行规律运动者不易出现焦虑情绪。吸烟者、摄入冰激凌≥3次/周者容易出现抑郁情绪,而AQOL得分越高者、皮疹位于额部、颞部者不易出现抑郁情绪。结论:1.皮脂溢出、经期紊乱是女性痤疮常见的合并症;熬夜、月经、应激是常见的加重因素。其临床表现以混合性皮疹为主,皮疹最高发于颊部,红斑是最常见的后遗症;青春期较成人期更容易出现脓疱,痤疮皮疹更多见于额部及颊部。2.痤疮严重程度可能是凹陷性瘢痕的相关因素。出现结节、囊肿可能是增生性瘢痕的相关因素。3.接近一半的女性痤疮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但程度与痤疮严重程度无关;女性痤疮患者摄入冰激凌、茶/咖啡、牛肉羊肉较多可能是出现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吸烟、摄入冰激凌较多可能是出现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 to lymphocyte ratio,MLR)和急性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从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血管病科住院,诊断为发病24小时内的前循环系统梗死患者。收集患者基础资料、就诊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
背景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密度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恶化为特征的骨骼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骨质疏松症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原发性包括老年性和绝经后女性的骨质疏松,继发性为慢性炎症疾病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炎症性肠炎等。关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有雌激素疗法、降钙素治疗和唑来膦酸治疗等。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唑来膦酸药物,但其易引起股骨骨折和颌骨坏死等严重的副作用。因
目的:颌骨骨量充足是牙种植术的基本条件。而下颌后牙区牙列缺损后,因其解剖特点,大多数患者存在骨高度不足的现象,即下颌牙槽嵴顶至下牙槽神经管上壁的距离不足。对于这种情况往往需要种植前的骨增量手术,如采用自体骨块移植、骨替代材料混合自体骨屑移植或单纯是用骨替代材料等等进行骨增量。这些骨增量的方法效果明确,但也存在手术创伤大、成本较高、治疗周期长等问题。而对于较小范围的下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如何在尽可能
学位
背景牙列缺失,是部分中老年患者存在的口腔状况。传统全口义齿一直被认为是修复无牙患者美观和功能的治疗方法之一。它的优点是便宜、治疗周期较短、且效果美观。但随着牙槽嵴的进一步吸收,尤其下颌活动义齿,常常会缺乏固位及稳定性,咀嚼效率低,患者因此而抱怨。种植覆盖义齿的发展与进步,既能解决固位与稳定性问题,也能满足患者可自行摘戴清洗的需求。而在下颌无牙颌,支持覆盖义齿的种植体数量从一颗到四颗不等,附着体系统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妊娠始于胚胎成功的着床,胚胎着床有两个先决条件:即优质的胚胎和处于接受态的子宫内膜。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植入前诊断(PGD)等辅助生殖技术的普及,胚胎质量的问题日渐改善,但总体的辅助生殖成功率仍不超过50%,而失败中的大约三分之二考虑与内膜因素相关。因此,
学位
学位
背景近年来,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性疾病,是对人类身体健康的严重威胁。肺癌按组织学分类,其病理分型可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两大类,其中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0%~85%,而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更高,对化疗比较敏感,但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及复发。同时不同的病理类型肺癌治疗及预后也完全不一样。肿瘤分期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的主要考虑因素。确定淋巴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