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米酸汤优势微生物与品质特性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hangyina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传统发酵米酸汤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悠久的食用和制作历史,但对米酸汤发酵微生物与品质特色发掘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通过探究贵州传统米酸汤发酵过程中的理化、风味等品质特性、分析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规律,探明米酸汤发酵过程中的优势微生物菌群与品质特性形成的相关性,建立优势菌种复合发酵米酸汤新工艺,明确多菌系强化发酵米酸汤的优势特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生产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理化特性研究表明,贵州米酸汤的总酸含量为9.47±0.09g·kg-1,氨基酸态氮含量为12.930±0.081mg·100g-1,贵州传统米酸汤的总酸含量为9.47±0.09g·kg-1,氨基酸态氮含量:12.93±0.081mg·100g-1,有机酸含量:乳酸8.29±0.41mg·m L-1、乙酸4.94±0.07mg·m L-1、D-苹果酸1.07±0.05 mg·m L-1、柠檬酸0.64±0.08mg·m L-1、酒石酸0.34±0.05mg·m L-1、丁二酸0.21±0.03mg·m L-1,p H值为2.62±0.007,还原糖含量为0.293±0.054mg·m L-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0.250±0%,亚硝酸盐含量为0.639±0.023mg·kg-1。发酵第1、11d是米酸汤理化品质发生变化的重要拐点,若出现发酵异常,则米酸汤理化品质降低,具体表现为酸度降低,亚硝酸盐含量增加,氨基酸态氮含量减少。(2)高通量测序分析微生物多样性表明,米酸汤发酵过程中的优势细菌为维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vini)、解淀粉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lyticu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巴氏醋酸杆菌(Acetobacter)、普雷沃菌(Prevotella)、副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farraginis)等,其中普雷沃菌是发酵0d特有的细菌,维氏乳杆菌为发酵过程中特有的细菌;优势真菌为毕赤酵母菌属(Pichia)、未分类的子囊菌属(unclassified_p_Ascomycota)、附球菌属(Epicoccum)、毛孢子菌属(Cutaneotrichosporon),其中毛孢子菌属为发酵0d特有的真菌菌属。(3)GC-MS分析贵州米酸汤的主体挥发性风味物质为有机酸、酯类物质。风味品质的形成分为3个阶段:发酵0-1d为发酵初期,风味成分变化明显;发酵1-10d是产酸阶段,风味成分组成稳定;发酵11-15d为风味成型阶段,风味物质复合形成特征风味。主成分评价模型分析表明,醇类、酮类物质对发酵0-1d的米酸汤风味品质影响较大,醛类、烯烃类、烷烃类、酚类、酸类、酯类、呋喃类物质对发酵11-15d的米酸汤风味品质影响较大,发酵15d的米酸汤风味品质最佳。主体呈香物质有34种,其中丁酸乙酯、正庚醛、正己醛、壬醛、正辛醛、丁酸、甲酸等18种物质对米酸汤整体风味有直接作用;苯乙醇、正庚醇、α-松油醇、丙位壬内酯、2-壬酮等15种物质对米酸汤整体风味具有修饰作用;米酸汤受污染产生“瓮臭味”的主体成分为甲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己酸、辛酸、正葵酸。(4)优势微生物与品质特性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与理化品质呈现正相关的微生物有巴氏醋酸杆菌(Acetobacter)、干酪乳酸菌(Lactobacillus casei)、副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farragin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毕赤酵母菌属(Pichia)、毛孢子菌属(Cutaneotrichosporon)等;呈现负相关的微生物有维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vini)、普雷沃菌(Prevotella)、附球菌属(Epicoccum)等。与米酸汤的风味呈现正相关的微生物有巴氏醋酸杆菌(Acetobacter)、解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lyticu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附球菌属(Epicoccum)等;呈现负相关的微生物有维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vini)、普雷沃菌(Prevotella)、毕赤酵母菌属(Pichia)、毛孢子菌属(Cutaneotrichosporon)等。(5)以副干酪乳杆菌SR10-1、片糖戊球菌SR4-2、植物乳杆菌LP、毕赤酵母菌FBKL:2.0120、巴氏醋酸杆菌A-1按照3:1:3:1:1的比例建立优势菌种复合发酵米酸汤新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优势菌种复合强化发酵制备的米酸汤能够达到自然发酵米酸汤的相同理化品质,且产酸速率更快,峰值提前6d。不同发酵基质制作的米酸汤品质存在差异,在理化品质方面,红米发酵表现出较强的发酵特性,在有机酸生成与感官品质方面,紫米发酵优势更突出。经GC-I-MS分析比较,多菌系强化发酵的米酸汤与自然发酵米酸汤风味品质差异显著,紫米酸汤的酯类物质含量较高;红米酸汤的烯烃类物质含量较高;糯米酸汤的乙醇含量较高;白米发酵米酸汤的乙酸含量较高。本研究开发的多菌系强化发酵米酸汤有较高的工业化生产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交错轴变厚斜齿轮可应用于船用齿轮箱、机器人运动以及高精密传动的运动装置,在精密传动装置中可实现高精度传动,为了提高交错轴变厚斜齿轮的力学特性和传动精度,国内外相关
溶剂型冷补沥青混合料因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易于储存、可全天候施工、环境友好等优点,近年来在路面坑槽修补中的工程应用日趋广泛,为道路养护技术的发展增添了动力。然而,由于冷补沥青混合料在我国的应用年限仍较短,目前我国对冷补沥青混合料的了解并不充分,尚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评价指标难于客观评价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从而对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生产缺乏指导意义,导致了商品化冷补沥青混合料质量良莠不齐的局面。
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luble Organic Nitrogen,SON)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对森林土壤发育和生物生产力有着重要意义。由于SON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容易发生淋溶损失和径流迁移,从而造成土壤有效氮的损失,土壤SON对揭示氮素的流失过程与机制有重要意义,成为森林土壤氮循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在陕北黄土丘陵区选取5年(5a)沙棘、15年(15 a)沙棘、20年(20 a)沙棘三种植被恢
稀土镁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高温性能和力学性能,在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电子产品和国防军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开展稀土种类、变形和退火工艺的研究,了解稀土元素、变形工艺和退火工艺对镁合金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对合金织构的作用,探究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过程,对改善镁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提高其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Ce、Y和Gd三种稀土元素,通过真空熔炼技术和热挤压制备纯镁、Mg-C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凭借着自身的众多优点和施工技术的完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在运营期间也有大量桥梁出现了众多问题,例如:梁体下挠、梁体开裂等
不动杆菌11-02(Acinetobacter sp.11-02)产铁载体发酵上清液与AgNO_3溶液混合可以制备纳米银颗粒,发现发酵上清液中铁载体起到了关键作用。文章首先对不动杆菌11-02发酵上清液与AgNO_3溶液混合制备纳米银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探究了不同Fe3+浓度培养条件下发酵上清液中铁载体含量与制备的纳米银产量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方法对不动杆菌11-02发酵上
第一部分Ⅰ型成骨不全症一家系COL1A1基因新剪接突变c.3814+1G>T的致病性研究目的:本部分研究基因COL1A1上一个新的剪接突变在Ⅰ型成骨不全症家系中的致病性,从而揭示这个家系的致病基因、遗传模式,为该家系以后产前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经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收集来自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Ⅰ型成骨不全先证者及其家系共八名成员外周血液样本,其中有三个人患病和五人正常。该
滑坡是尼泊尔山区最普遍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拟建设中尼交通廊道,包括升级现有公路和未来拟建铁路,这些工程通过了地震活跃和地质脆弱的喜马拉雅
粉煤灰混凝土凭借其技术、经济、社会等多重效益,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实际工程中,多以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材料的设计标准,因此研究等强度条件下粉煤灰混凝土的强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一直以来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生物修复方法因美观、经济、生态友好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并受到了广泛关注。传统研究认为水生植物在生态修复中起到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