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求异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核心,它在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使用求异思维方式进行教学,这种做法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但是将求异思维与语文课堂教学提升到理论研究的层面,其时间并不是太长。最初,教师只是在个别教学环节中,将求异思维作为一种简单的教学方法使用。例如:有教师将求异思维运用的作文教学中。因为当初人们对求异思维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使用范围也较小,所以没有在课堂教学中大规模的普及。目前,学术界对求异思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空白。其具体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求异思维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虽然人们对其在发展人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方面有独特价值的认识上是一致的,但是对求异思维的理论界定上,学术界至今仍然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二是学术界对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理论研究重视程度不够;三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对求异思维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相关的教学实验和教学实践有待增加。求异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运行规律。它要求思维主体在思维活动过程中,打破常规思维习惯,多维度、发散性思考问题,力求思维的创新。因此,在思维活动过程中,思维主体可以采用发散的方式、比较的方式和逆向的方式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求异思维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小学和初中阶段,语文教师在课堂中使用求异思维进行教学已不存在思想障碍。但是在高中阶段,尤其是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暂时还离不开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情况下,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还有一定的阻力。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情况进入到了一个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将影响其未来一生。重视在高中阶段培养和完善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至关重要。作为创新性思维的核心——求异思维,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空间。高中语文教师只要突破教学思维定势,在课堂中进行求异思维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再只是一句空话。笔者在研究中发现,以往众多研究者在语文教学研究过程中,存在两个弊端:其一,工作在高中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他们进行的教学研究,其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教学实践的具体方法或经验总结与反思上,缺乏理论层面的探讨和研究;其二,远离高中教学一线的教研员和大学教师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对象虽然面向中学语文教学,但是由于缺乏当下一线教学实践经验,其研究成果理论探究层面较为深入,但缺乏实践层面的检验。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大胆的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研究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的探究,而且更加注重实际运用。具体创新点则是: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笔者紧密结合自己近些年来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求异思维教学实践的具体教学设计,同时借鉴高中新课改教学实践中一些同仁的成功教学案例,并在中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整理和完善,力求实践创新。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为了验证实际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还将正在进行的理论研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理论研究方面,笔者将语文教学研究方面的最新理论同教育心理学结合起来,把求异思维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当前的语文教学研究统一起来,力求理论方面的创新。实践证明:只有将教学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将教育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求异思维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合既顺应了当下正在推行国家新课改,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求异思维教学和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