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llowMyHeart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结构升级、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动力。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有效利用金融工具,让金融更好的作用于实体经济是中国当下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在此背景下,研究金融发展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已有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主要的研究问题,通过分析主要的理论及影响机制,同时对中国金融发展及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利用中国30个省市(除西藏、港澳台)2007-2018年连续12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从全国层面以及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进行实证分析.
  基于以上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从全面层面上来看,金融发展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正向作用,其中,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的主要为银行业发展水平及证券业发展水平。保险行业的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虽存在正向作用,但是该影响不显著。(2)从东中西部地区来看,金融发展对各地区域创新能力都存在显著的影响,但对各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存在区域上的差异性。对东部和西部地区来说,区域创新能力产生较为显著影响的是银行及证券业发展水平。而对于中部地区而言,除了银行业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外,保险业发展对中部地区创新能力也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其他文献
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一个崭新的适知识经济时代,其核心就是创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树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那么,怎样营造创新氛围,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胜心强,兴趣广泛,对未知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猜疑心,抱着试一试的欲望。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首先必须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创造欲望。在
期刊
化学是德育的隐性课程,但只要我们认真研读教材,仔细分析,就能发现教材的每一章、每一节的化学知识中都不乏思想、政治、道德、法制教育的素材,为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可能。  当前,有的教师认为,初中学生的知识比较浅薄,连完成化学教学任务都很困难,更谈不上进行德育渗透;有的教师认为,德育是软任务,可搞可不搞;还有的教师认为,为确保完成中考合格率的达标任务,主要经历已放在给学习困难的同学补课上,难
期刊
大部分农村小学生,放学后还要做很多家务劳动。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家庭作业,切实减轻他们的课外负担。  一、作业内容生活化  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它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因此,家庭作业的设计要联系农村孩子的生活实际,要使孩子感到喜闻乐见。另外,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中
期刊
文题,即文章的题目,它是文章的眼睛和窗户,是学生理解文章及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它的作用或概述内容、统领全文,或突出文章重点、贯穿全文,或暗示写作方法,或流露作者的情感倾向等,抓住文题则“举纲张目”,因此,文题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绝不能忽视或偏废。  那么,怎样从文题入手,展开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有效有益的阅读教学呢?  一、因题设疑,以疑启思,激发兴趣  学过教育心理学的都
期刊
随着社会飞速的发展,各种媒体迅速传播大量信息,青少年在吸收知识的同时,又有许多不良的东西影响着他们的健康发展。近年来许多学生法制意识淡薄,掌握的法律知识太少,导致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断送了自己的前途,对社会及家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已经成为当下迫不及待的事情。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做人。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学呢?通过我多年的教学实
期刊
作文在中考语文试卷所占比重之大是人皆共知的,其得分直接影响着中考语文成绩,一篇好的作文得分能在48分以上,而一篇较差的作文得分可能不足30分,要想使中考作文取得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一、思想内容应深刻  思想内容深刻是作文得分关键。近年我市高分作文大多是内容丰富,见解深刻的作文,考生或阐述对生活的感悟、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独到的见解;而那些得分较低的考生作文,内容则显得
期刊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效率革命是根本。中国乡村生产态势良好,但乡村的产品和服务因交易困难不易转化为经济收益。因此,乡村交易效率和生产效率之间的耦合关系值得关注。本文研究乡村交易效率与生产效率的耦合机制,对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优化乡村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耦合协调理论、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等相关理论,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1997-2017年的乡村交易效率与生产效率的耦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总结二者的耦合机制。具体步骤如下:(1)梳理相关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并提出假设;(2)运用熵权法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的范围上做了“四个为主”和“三个不超过”的明确规定。那么,如何加强计算教学,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
期刊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中国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国计民生的根本性、关键性问题,山地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山区农村的开发和发展存在更多限制与挑战,因此,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山区农村。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经济基础和关键所在,产业兴旺要求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同时,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开发农业农村多种功能,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山地旅游农业是指立足
棉花作为中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棉农、纺织企业及国民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为稳定棉花生产、保障棉农收益,2011年国家实施了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在达到政策目标的同时,也造成国内外棉花价格倒挂、库存高启等问题。为此,2014年国家取消棉花收储政策,实施目标价格补贴加生产者定额补贴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棉花补贴政策体系。而在国家大力倡导农产品“提质增效、促农增收”的背景下,探究收储政策改革对棉花技术效率的作用路径及影响强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梳理中国棉花生产发展及棉花支持政策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