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豆籽粒品质的若干因素的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330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品质性状是重要的数量遗传性状,除了受基因型的影响外,还受种植密度、施肥水平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本试验对影响大豆籽粒品质的若干因素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如下: 1.从种植密度来看,种植密度与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之间存在着不显著的正相关(r=0.1834)。与大豆脂肪含量之间存在着不显著的负相关(r=-0.2222)。与大豆蛋脂总量之间存在着不显著的负相关(r=-0.0500)。 2.施肥水平与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之间存在着不显著的负相关(r=-0.0036)。与大豆脂肪含量之间存在着不显著的正相关(r=0.0190)。施肥水平与大豆蛋脂总量之间存在着不显著的正相关(r=0.0059)。 由于品种来源的不同以及施肥水平的不同,脂肪积累趋势也有所不同。主要从脂肪积累初期阶段脂肪含量,脂肪积累的最大值(脂肪积累过程中的最高值),脂肪积累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成熟时脂肪含量四个方面表现不同。 3.不同年份条件下,大豆籽粒品质有差异,蛋白质含量整体趋势为2005年>2003年>2004年>2002年。俄亥俄当代品种脂肪含量变化趋势为2003年>2004年>2002年>2005年。辽宁当代品种脂肪含量变化趋势为2003年>2002年>2004年、2005年。蛋脂总量整体趋势,2003年>2005年>2004年>2002年。 4.不同育种程序育成品种籽粒品质的比较。俄亥俄当代品种蛋白质含量比辽宁老品种降低4.21%。辽宁当代品种降低2.03%。俄亥俄当代品种脂肪含量比辽宁老品种提高2.78%。辽宁当代品种脂肪含量提高0.16%。俄亥俄当代品种蛋脂总量比辽宁老品种降低1.56%。而辽宁当代品种蛋脂总量降低0.90%。 不同育种程序育成品种的籽粒脂肪的积累趋势整体上是一致的。但各时期积累的速度和脂肪含量有所不同。美国俄亥俄品种高于中国辽宁省当代品种高于辽宁省老品种。 俄亥俄当代品种紫斑病粒率较辽宁老品种紫斑病粒率降低值达431.09%。而辽宁当代品种则提高31.09%。俄亥俄当代品种较辽宁老品种褐斑粒率降低61.78%。辽宁当代品种降低67.61%。俄亥俄当代品种较辽宁老品种虫食粒率提高了2.94%,辽宁当代品种提高了22.45%。俄亥俄当代品种较辽宁20年代品种的不完整粒率增加了54.24%。辽宁当代品种则增加了272.24%。俄亥俄当代品种病斑粒率较辽宁老品种的病斑粒率降低了45.17%。而辽宁当代品种降低了7.47%。 5.从大豆生育性状及物质积累与大豆品质的相关性分析看,大豆营养生长长度、生殖生长长度、全生育期长度与蛋白质含量之间为不显著的负相关(r=-0.0655、r=-0.1751、r=-0.3692),与脂肪含量之间为不显著的正相关(r=0.0579、r=0.1882、r=0.1569),与蛋脂总量之间为不显著的负相关(r=-0.1854、r=-0.0245、r=-0.2333)。 蛋白质含量与R5为显著负相关(r=-0.3437*),与其它各时期的长度之间不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脂肪含量受R3长度的影响较大,为不显著正相关(r=0.1848)。蛋脂总量与R5的长度为极显著负相关(r=-0.5354**)。 苗期LAI和结荚期LAI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大(r=0.2230、r=0.1453)。鼓粒期LAI对脂肪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的水平(r=-0.3815*)。鼓粒期LAI与蛋脂总含量之间为显著的负相关(r=-0.3778*)。 鼓粒期光合速率与蛋白质含量之间为显著的负相关(r=-0.4231*)。盛花期光合速率对脂肪含量影响较大(r=-0.2364),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鼓粒期光合速率对蛋脂总含量的影响较大(r=-0.2016)。 始花期单株生物产量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大(r=0.1806)。鼓粒期单株生物产量对脂肪含量的影响较大(r=-0.3220)。成熟单株生物产量对蛋脂总含量的影响较大(r=-0.2980)。 大豆生物产量积累最大速率与蛋白质含量之间为不显著的正相关(r=0.0644),与脂肪含量之间为不显著的负相关(r=-0.1846),与蛋脂总量之间为不显著的负相关(r=-0.1051)。生物产量积累最大速率出现时间与蛋白质含量之间为不显著的正相关(r=0.04180),与脂肪含量之间为不显著的负相关(r=-0.0678),与蛋脂总量之间为不显著的负相关(r=-0.0115)。 盛荚期荚粒干重、鼓粒期荚粒干重与蛋白质含量之间为极显著的正相关(r=0.5153**、r=0.5283**)。盛荚期荚粒干重、鼓粒期荚粒干重与脂肪含量之间为不显著的负相关(r=-0.2164、r=-0.2851)。盛荚期荚粒干重、鼓粒期荚粒干重与蛋脂总含量之间分别为显著、极显著的正相关(r=0.4112*、r=0.4430**)。 大豆荚粒积累最大速率与蛋白质含量之间为不显著的正相关(r=0.0593),与脂肪含量之间为不显著的负相关(r=-0.2632),与蛋脂总量之间为不显著的负相关(r=-0.0027)。大豆荚粒积累最大速率出现时间与蛋白质含量之间为显著的负相关(r=-0.3952*),与脂肪含量之间为不显著的正相关(r=0.0892),与蛋脂总量之间为显著的负相关(r=-0.4095*)。
其他文献
植物的性型是由多基因协作控制的,是长期进化的结果。黄瓜的性型表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研究发现,黄瓜的性型表达主要由3个基因(M/m, F/f 和 A/a)决定,F/f基因控制植株的雌性化程
大豆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EC1.13.11.12;简称脂氧酶,Loxs)主要存在于大豆种子中,包括Lox1,Lox2,Lox3三种同工酶,分别受基因Lx1,Lx2,Lx3控制,其催化氧化反应产生豆腥味和苦涩味,是影响大豆食用品质、储藏品质和加工品质的重要抗营养因子之一。突变基因lx_1,lx_2,lx_3则会使豆腥味降低甚至完全消失。因此,用分子标记对三个基因进行定位,对辅助前景
试验于2013年10月-2014年6月在安徽农业大学农萃园试验基地进行,以烟农19(半冬性品种)、淮麦30(弱春性品种)和扬麦19(春性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和灌浆期渍水胁迫对三种基因型小麦
AP2族转录因子在植物中以多基因家族的形式存在,在植物适应逆境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并具有明显的功能多样性。为了开展AP2族转录因子在辣椒逆境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分析,本
直链淀粉和蛋白质不仅仅是水稻品质性状的评价指标,同时在食品、工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利用重离子诱变平台,辐照处理籼稻9311、粳稻武运粳7号种子创建农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