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语境中的“幽玄”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da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玄”不仅是日本古代文学史、诗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而且是日本文化史上一个极具大和民族性的美学概念,也是日本古典文化中的一个旨在呈现、探索主客体深度模式的文化符号。日本古典美学概念之一的“幽玄”,既是和歌文学的核心思想,又是大和民族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词汇,在追求审美深度的同时,也赋予生活以贵族的风雅与王朝美意识。在东亚文化语境中,日本古代诗论、文论以及一系列美学概念范畴,大都是在接受中国古代诗学影响的基础上,融合了日本大和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气质而建构的。日本古代诗学的发展,尤其是平安时期至室町时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将其视为对中国古代魏晋六朝诗学到唐代诗学发展的模仿与阐释。“幽玄”这一极具日本中世时代文学审美形态与美学思想的概念,正是借助汉语词汇并经过充分日本化后形成的。从平安时期到中世时期,“幽玄”概念被不断地阐释、界定,其内涵与思想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对幽玄论作相关论述时涉及到了和歌的“言意关系”,即“心”、“词”等次级概念的关系问题,但未就此展开具体而深入的论述,其和歌审美批评与歌论中关于和歌的批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和歌创作者、歌论家的鉴赏活动这一主观审美层面而并未深入,将“幽玄”引入形而上的逻辑体系。本文运用比较诗学的研究方法,主要从“言意关系”的角度观照“幽玄”,尝试对幽玄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研究“幽玄”是如何对“言意关系”进行诗学阐释的,以及日本古典文化与美学核心概念之一的“幽玄”与其他传统艺道的关系,最终探讨东方诗学在东亚文化语境中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交流传播后的延续性与共通性。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幽玄”概念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与文化语境,以及唐宋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特别是老庄哲学、禅宗思想对“幽玄”概念发展的影响;第二部分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幽玄”的概念范畴与理论作出界定、梳理,分析《古今集》《新古今集》幽玄思想中的“言意关系”,即“余情”“有心”“妖艳”等与“幽玄”相关的次级概念,以及庄禅思想、美学与幽玄之美的关系;第三部分阐述“风姿”的概念,即和歌意境,以及和歌意象幽玄美的审美建构与诗性价值,分析和歌意象的审美意涵、文化象征;第四部分阐述日本文化中其他具有幽玄美的艺术与和歌文学的互文性。
其他文献
一、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思想问题分析1.理想信念动摇和道德观念相对淡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较大影响。现实社会
电力变压器作为电网中的枢纽设备,能够调整电压大小和输送电能,对电力系统稳定供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已有较多变压器常年满载运行,这些设备的运行状态逐渐恶化,故障率也不断提高。由于电力传输的特殊性,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影响整个网络的安全供电,并且造成设备损坏和经济损失,甚至危害人生安全。因此,对变压器进行合理的状态评估和准确的故障诊断能有效地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来说,同样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同时,美国典型的教育信
10月2 9日,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西北人")"201 3第十六届新产品演示暨印刷包装行业绿色,智能,创新高端论坛"在热烈喜庆的气氛中隆重举行。上午,各位领导和来自
我国城镇化建设推动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迅速发展,集聚资源的能力显著增强,辐射中小城市的作用日益明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高校作为城市发展所需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创新资源的集聚地,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显现与城市的发展休戚相关,并支撑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