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禽育种工作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生产性能大幅度提高以及生产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肉鸡自身生理适应能力等方面也出现了一系列诸如体脂沉积过多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选育低脂优质肉鸡品系是今后世界范围内肉鸡育种的奋斗目标之一。瘦蛋白受体(OBR)属于Ⅰ类细胞因子超家族受体,在瘦蛋白的信号转导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与脂肪沉积和体重有密切关系。本研究以OBR基因作为影响鸡生长和体脂性状的候选基因,以中国农大F2资源家系和东北农大肉鸡高低脂双向选择品系作为实验材料,采用PCR-SSCP、直接测序和PCR-RFLP的方法进行OBR基因SNPs检测和个体基因型分析;针对两个群体的特点建立合适的统计分析模型,进行OBR基因SNPs与生长和体脂性状的相关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鸡OBR基因不同区域共发现4个SNPs,分别是:内含子8区域的T500C和G659A(Accession No.AF222783);外显子20区域的A3291G(Accession No.AF169827);3’UTR区域的G3528A(Accession No.AF169827)。 (2)在F2资源家系中发现鸡OBR基因内含子8的T500C和G659A突变对出生重有显著影响(P<0.05);在高、低脂系第五世代中发现该突变对肝重有一定影响(P<0.2),AA和AB基因型个体的肝重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在高、低脂系第六世代种发现该突变对腹脂重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肝重有显著影响(P<0.05),BB基因型个体的腹脂重显著高于AB型个体(P<0.05),极显著高于AA型个体(P<0.01),BB和AB基因型个体的肝重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1)。 在F2资源家系中发现鸡OBR基因外显子9的C1167A突变对2、7周龄体重有一定影响(P<0.2),对肝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肝重/屠体重比的影响极显著(P<0.01),CD基因型个体的7周龄体重显著高于DD型个体(P<0.05),CC基因型个体的肝率显著低于DD基因型个体(P<0.05),极显著低于CD型个体(P<0.01),CD和DD型个体的肝重/屠体重比极显著高于CC型个体(P<0.01);在高、低脂系第六世代发现该突变对腹脂重、腹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CC基因型个体的腹脂重显著高于CD和DD型个体(P<0.05),CC基因型个体的腹脂率极显著高于CD型个体(P<0.01)。 在高、低脂系第五世代中发现鸡OBR基因外显子20的A3291G突变对肝脏重有显著影响(P<0.05),EE基因型个体的肝重显著高于FF型个体(P<0.05);在高、低脂系第六世代发现该突变对肝脏重有显著影响(P<0.05),对腹脂重的影响接近显著水平(P=0.0586)。EF个体的肝重显著高于EE基因型个体(P<0.05),FF型个体的腹脂重显著高于EE基因型个体(P<0.05)。 在F2资源家系中发现鸡OBR基因3’UTR的G3528A突变对肝重/屠体重比有一定影响(P<0.2),GG基因型个体肝重/屠体重比显著高于GH和HH型个体(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