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清代外销瓷边饰纹样的艺术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饰纹样俗称花边,是指位于器物边沿的装饰用的纹样,是传统文化的特殊符号。瓷器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世界艺术宝库的明珠。清代外销瓷边饰纹样既保留了中国陶瓷彩绘艺术传统,又吸收欧美的装饰艺术精华,堪称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其边饰纹样题材丰富、风格各异、样式纷繁、意蕴深厚。题材不但继承了花卉、山水、动物、人物,吉祥图案、生活场景图等中国陶瓷传统纹样,还有应外商需求设计的皇家贵族军团纹章、西方花卉、西方人物、商行场景图等纹饰内容;风格方面有中国传统风格、西式风格、日式风格(伊万里风格)和中西合璧式风格;样式上有连续式和对称式;意蕴上体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些边饰纹样集技法、釉色、装饰、传统审美形态及情感于一体,具有较大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无论在艺术研究还是在装饰图案设计上都值得现代设计借鉴。当前,对清代外销瓷研究的切入点主要集中在主题图案,对其他部分关注较少,而边饰纹样是瓷器装饰的重要部分,本文基于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对清代外销瓷边饰纹样进行考察可谓“另辟蹊径”。本文对清代外销瓷边饰纹样的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符号学分析法、图像学研究法和文化人类学研究法等学术研究方法进行分析。首先从边饰溯源开始,梳理了中、西两种文化背景下边饰的符号特征与历史的发展概况;其次整理了清代外销瓷图案概貌、成因及影响;再次是从题材内容、风格、样式、美学特征、图案符号化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分析清代外销瓷装饰图案中的边饰;最后从艺术价值、应用思路和应用实践三个方面对清代外销瓷边饰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价值进行分析。以期能进一步挖掘清代外销瓷的艺术价值,丰富其研究内涵,为外销瓷的艺术价值定位提供另一侧面的重要的参照,更可为现代装饰图案的设计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和一定的依据,探索将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引入边饰纹样的文创产品设计实践中。
其他文献
基于错综复杂的全球背景、国家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立德树人”的理念背景,地理学科中“家国情怀”培养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推进了地理教学理念、地理教学活动以及地理
2018年1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颁布。《课标》明确提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并在原有的基础上精选生物学课程内容,将生物学大概念置于课程的核心地位。
社会工作可以看成是一种助人活动、一种助人过程、一种助人方法、一种专业、一种制度,同时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行动。社区工作不仅作为社会工作的一种工作方法,也是社会工作的研究领域之一。社区日常工作项目的开展结果不仅取决于政府政策、实施环境等因素,也与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相关,尤其是当今处于职业化和专业化之间的社区工作者,秉持怎样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可能会导致行动效果的不同。本文试图通过社会行动的视角,借助价值
ADAMTS(A Disintegrin-like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1 motifs)是一类含I型血小板反应蛋白模体(TSP)的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在人类中已发现19个家族成员,它们通过切割或修饰细胞外基质成分(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胚胎发育、组织形态发生、血管生物学、肿瘤等多种病生理过程中
偃麦草属(Elytrigia)植物是禾本科小麦族多年生根茎疏丛型草本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性、耐盐性和抗病性,已成为小麦远缘杂交重要的亲本材料和我国北方地区理想的生态环境建设草种和重要的牧草资源。本试验以长穗偃麦草、中间偃麦草和偃麦草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体视显微镜和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三种偃麦草属植物种子形态及解剖结构特征及差异;通过室内光照培养箱人工模拟逆境试验,分别开展不同NaCl浓度、不同PEG-
伴随全球化的进程与多元文化的发展,遗产研究领域进入了多学科发展的新阶段,其中批判遗产研究融合了批判理论、文化研究和遗产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方法(路径)和概念。
在内部审计制度中,经济责任审计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审计制度,在国企的内部审计中发挥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反腐力度的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