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aN/GaN量子阱材料光谱特性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bin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化镓基材料(GaN)尤其是InGaN/GaN量子阱材料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宽禁带半导体,是近年来蓝紫光半导体激光器研究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围绕半导体材料的一些关键参数进行实验测量和深入分析,对这些参数给出定量的描述,有助于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光特性,为改进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增加出光效率提供参考。   本文简单介绍了测量光增益的两种方法--H-P方法和变条长方法。结合文献中的实验结果,介绍了目前变长条实验中,量子阱数目、激发功率、TE和TM模模式与增益的关系,介绍了增益饱和,增益饱和长度的概念。   接着,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对于InGaN/GaN多量子阱材料的两种主要发光机制的争论,通过对不同In含量的InGaN/GaN量子阱材料的变温光致发光谱(PL)的实验分析,研究了含In量子阱材料的辐射发光机制。利用多通道.Arrhenius方程可以很好的拟合所得到的积分PL谱,进一步得到不同In含量(10%,14%,16%)材料中In团簇所造成的局域能量,并利用In团簇的观点对PL峰值位置随温度的S型变化曲线给出合理的解释,并说明S型的温度曲线并不是来源于QCSE(量子限制Stark效应),而是与量子阱中In团簇有关。给出了激活能和温度曲线中拐点温度与In含量的关系。对比结果表明,含In量越多的材料其局域的能量越大,而温度曲线中第二个拐点的温度即激子由于热扰动脱离局域所需要的温度越高,从而进一步说明InGaN/GaN量子阱材料的发光主要是与In团簇有关。
其他文献
超导技术是近40年发展起来的高技术,它在电工、交通、医疗、工业、国防和科学实验等高科技领域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超导材料的性能不断优化,A15型化合物超导材料Nb3Al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已经进入实用化的Nb3Sn相比,Nb3Al超导化合物展现了更高的临界温度(Tc)、临界电流密度(Jc)和上临界磁场(Hc2),并且具有非常好的延展性,但符合化学计量比的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落实新课标倡导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核心教学观呢?笔者以为,以现行教材为本,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形
本文研究了无次级通道建模的有源噪声控制系统,对方向搜索型自适应算法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并结合管道噪声的有源控制实验和工程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首先研究了方向
有人认为教师是春蚕,教师是红烛,而我认为教师更应该像根雕艺术家,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去雕琢、塑造。每一根木头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的教育就要努力让每个学生的潜能
磁电材料是近年来国际上凝聚态物理研究的热点之一。这种材料体系不但同时具有铁磁性和铁电性,而且还能够产生一种特殊性质——磁电耦合效应,因此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磁电材料
自从1995年人们在实验室里成功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以来,它已成为物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人们应用量子统计方法研究了均匀以及有限系统中的理想玻色气体的凝聚性质。
哈密顿系统是物理上的一类重要的系统,许多物理学家对其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引入一个时间离散的哈密顿模型一耦合辛映象模型,主要考察了该耦合辛映象模型的集团化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简单介绍了脉冲星高能辐射观测的基本特征和最新进展,以及目前脉冲星高能辐射的理论模型。对于与脉冲星相关的高能辐射机制做了简要的阐述。我们在Tangetal2008提
本文从参与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前期研究背景出发,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光衰减长度测量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并通过对线性直链烷基苯(以下简称LAB)样品的制备、光衰减长度测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