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凝固纳米TiB2/Al粉体及其复合材料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kw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空航天领域的飞速发展对材料的比强度、比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铝合金已经难以满足要求。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可以显著增强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但引入的增强相颗粒尺寸通常在微米级别,会使材料的塑性以及切削加工性下降。原位自生铝基复合材料增强相颗粒尺寸减小到纳米级别,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可以同时得到提高,并且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但纳米颗粒的特性使其极易在晶界处聚集,如何控制纳米颗粒在基体中的分散和均匀分布一直是个难题。通过气雾化快速凝固制备二硼化钛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粉体,晶粒细小,增强相颗粒分散均匀。再以这种粉体为原料,经过烧结和热挤压可以得到均匀分布的纳米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本论文研究了快速凝固TiB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粉体的微观组织,探究了气雾化粉体晶粒尺寸影响因素,分析了TiB2和α-Al的位向关系及其对TiB2颗粒在晶体内分布的影响;研究了TiB2增强Al-Cu-Mg块体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探讨了复合材料的强韧化行为。对粉体的研究分析表明,经快速凝固得到的复合材料粉体内部呈细小的等轴晶结构,TiB2颗粒的加入对复合材料粉体晶粒有明显的细化作用,合金成分的改变对复合材料粉体的凝固行为影响较小。TiB2颗粒大小会影响它在粉体内的分布:较大颗粒分布在晶界处,小颗粒均被吞噬在晶内。晶内和极少数晶界处的TiB2颗粒与周围邻近α-Al晶粒可以形成共格界面,促进晶粒对颗粒的吞噬,让颗粒在晶体内得以弥散均匀的分布。对TiB2增强Al-Cu-Mg复合材料粉体进行SPS烧结和热挤压后得到块体复合材料。对块体的观察研究表明TiB2增强Al-Cu-Mg复合材料晶粒细小,热处理前后晶粒尺寸无明显变化,TiB2颗粒在基体合金中分布均匀。相比于基体合金,本文制得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塑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其他文献
不锈钢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加工工艺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不锈钢设备在含氯离子溶液中容易发生应力腐蚀开裂,且应力腐蚀发生没有任何预兆,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对人
生物入侵是常见的生态现象,其吸引了包括数学在内的多领域学者的关注,是当前国际上多学科交叉的一个热点问题.种群自身复杂的生命周期和所处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使其在入侵过
近年来,得益于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进步和物质结构解析技术的发展,使有关生物序列和结构的数据与日俱增.面对海量的数据,如何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和保存给计算机科学、数学
2000年国土资源部首次出台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相关法规:《2000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学者开始慢慢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进行相关
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渗透到人的工作、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化成为当今时代不可阻挡的趋势。工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践证明,可以
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合成的有机物中一部分通过自养呼吸消耗,剩余的部分用于植被自身生长繁殖,即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也称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Net Primary Productiv
从1911年Onnes发现超导电性到1986年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人们对超导材料及超导技术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超导体在外磁场中能够实现自稳定的悬浮,这种特性使得超导技术在许
近些年,传统石化能源的过度使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探索可持续新型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刻不容缓。氢气是一种化学燃烧值高、储量丰富并且清洁可再生的能量载体
本室前期的研究,已经从双胸蚓组织中提取获得了5种核酸酶样酶,分别命名为EWD1,2,3和EWN1,2。并对这些酶的酶学动力学性质、影响因素、底物特异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根据这些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对能源需求日益增加,以化石燃料为动力的传统发电模式带来的的环境、能源、安全的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减少对传统能源依赖,分布式电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