铑、钽、铌基金属氢化物的制备及其高压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c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传统石化能源的过度使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探索可持续新型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刻不容缓。氢气是一种化学燃烧值高、储量丰富并且清洁可再生的能量载体,是化石能源的最理想替代者之一。但是,氢气存储和运输是限制其广泛推广和应用的主要因素。采用压缩氢气的形式进行存储和运输存在很多的缺陷,比如,安全性不可控、技术难度大、成本高等;相比传统的氢气存储方式,将氢气以固态形式存储于氢化物中,不仅具有高的氢含量,而且储存运输过程安全方便,已经成为国内外科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氢化物家族最重要的成员,金属氢化物不仅具有较强的储氢能力,而且多氢金属氢化物还是高温超导体的理想候选者。关于超导方面的研究主要源于金属氢的预测,高压下金属化的固体氢是室温超导体。而金属氢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物理问题之一,是高压物理学界的圣杯,但是关于其研究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此外,科学家们认为氢化物中的由于存在化学预压等原因,可以在较低的压力下实现金属化状态,因此金属氢化物的高压性质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金属氢化物的制备也是影响其应用和推广的重要因素,作为储氢材料来说,如何提高金属氢化物对氢气的吸附与解吸附效率,提高氢化物中氢的含量是氢化物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纳米技术为材料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金属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失配原子数目多、活性位点丰富等优点,不仅可优化金属氢化物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而且可提高金属材料的储氢能力。因此,我们将纳米技术与高压技术相结合,系统研究高压下纳米结构对金属氢化过程中的影响,探索是否可以在温和条件下获得氢含量高的金属氢化物,探究高压下新相结构、相稳定性、相变规律。本论文中,我们选取了不同固有结构的铑(Rh)纳米颗粒为研究对象,探究高压下纳米结构对形成氢化物的影响;同时,我们创造性地利用氢脆效应成功制备了铌氢化物(NbH和NbH2)、钽氢化物(TaH),并对其系统地开展了高压下物理性质研究。本文对以上体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成果:(1)系统的开展了关于Rh纳米晶固有禀性结构对高压下氢化反应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十面体Rh纳米晶、立方体Rh纳米晶以及小尺寸Rh纳米晶形成RhH的压力均低于体材料Rh。二十面体Rh纳米晶在3.5 GPa生成RhH,尺寸相近的立方体Rh纳米晶转变压力为4.4 GPa,其原因归结为:二十面体是一种存在30个孪晶界的五重孪晶结构,孪晶界将会产生结构内应力产生,为体系提供额外的能量,从而降低RhH的生成焓,进而降低RhH转变压力。小尺寸Rh纳米晶在初始0.2 GPa压力下部分转化为RhH,材料表面失配原子数随着尺寸的减小而增加,导致了结构缺陷的增加;同时,小尺寸纳米晶缩短氢原子的扩散路径,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使RhH可以在初始低压力下生成。总之,向纳米晶中引入结构缺陷可以有效的降低金属氢化物的生成焓,从而达到降低金属氢化物反应条件的目的,这将为氢化物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2)利用氢脆效应制备铌、钽氢化物及高压物理性质研究。在此体系中,我们巧妙地利用氢脆效应合成制备高纯度、高稳定性的金属氢化物。尝试采用铌(Nb)、钽(Ta)为前驱物,水或者醇作为反应溶剂和氢源,利用氢脆效应成功制备纯相NbH、NbH2和TaH三种金属氢化物。不同于传统氢气直接反应方法,该方法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反应温度在200℃左右即可完成反应。随后,我们对高压下NbH2的结构和稳定性展开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50.2 GPa压力下发生NbH2相变,68.9 GPa相变完成,结构精修后确认高压相结构为正交结构空间群为Pnma,结果与理论预测结果一致。这是实验上首次获得NbH2的高压相结构Pnma,并且确定了NbH2的结构相变序列,从立方结构(Fm-3m)到正交结构(Pnma)。利用氢脆效应制备金属氢化物将为理性设计金属氢化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见解。
其他文献
肉鸡胫骨软骨发育不良(Tibial Dyschondroplasia,TD)是指快速生长、体型较大的肉鸡胫骨软骨细胞发育异常,其临床表现为行走能力部分甚至完全丧失、运动障碍、站立困难、骨骼
硅漂移(SDD)探测器是一种基于侧向耗尽原理的核辐射探测器。这种探测器因为比一般Si(Li)探测器输出电容小、电子噪声小、且只要简单的半导体制冷就能达到需要采用液氮制冷的S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全球能源需求与消耗的不断增加,导致了全球产生能源危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部分。风能
不锈钢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加工工艺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不锈钢设备在含氯离子溶液中容易发生应力腐蚀开裂,且应力腐蚀发生没有任何预兆,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对人
生物入侵是常见的生态现象,其吸引了包括数学在内的多领域学者的关注,是当前国际上多学科交叉的一个热点问题.种群自身复杂的生命周期和所处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使其在入侵过
近年来,得益于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进步和物质结构解析技术的发展,使有关生物序列和结构的数据与日俱增.面对海量的数据,如何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和保存给计算机科学、数学
2000年国土资源部首次出台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相关法规:《2000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学者开始慢慢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进行相关
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渗透到人的工作、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化成为当今时代不可阻挡的趋势。工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践证明,可以
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合成的有机物中一部分通过自养呼吸消耗,剩余的部分用于植被自身生长繁殖,即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也称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Net Primary Productiv
从1911年Onnes发现超导电性到1986年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人们对超导材料及超导技术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超导体在外磁场中能够实现自稳定的悬浮,这种特性使得超导技术在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