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因素积累起来的综合体系。历史上的各种文化现象,大量地凝聚在语言中,因此,有可能通过语言材料研究历史上的各种文化,探索其起源、传播和演变。本文是通过比较法和文献法,对制度文化中的家庭组织、社会组织和民俗文化进行系统研究。最终利用蒙古语的发展变化将上述三个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反映出来。一.家庭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在一定的婚姻形式基础上,形成一定的亲属关系。亲属制度以最明白的方式直接准确地反映了家庭组织的情况。该部分记录阐述了《蒙古秘史》、《二十一卷本词典》以及近现代其他文献著作中所记载的亲属称谓,细致研究分析从古代至今的亲属关系及社会家庭组织的演变和发展。二.社会组织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有专门的内容和要素。本部分通过对蒙古语"kuriyen"、"mingyan"、"jasay"、"darqan"等词的系统分析,研究词的发展变化,探索社会组织中的生产、法律、军事、等级制度等的演变历程。三.民俗是一个民族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中形成的。它是通过语言和行为传承下来的风尚、礼仪、习惯等的总和。虽然传承到民间的有些非物质文化的形式在文献中有很少的记载,但民俗仍可规范个人及社会集体的道德行为、社会秩序。语言作为特殊文化,传播了许多民俗事象。通过对"sirulγ-αdα"、" kiirgend-tu talbiqui"、"baγaljuur idere"等语言材料的分析研究,论述民俗文化变化和发展概况,揭示有些风尚、礼仪、习惯虽已消失或已变化,但仍在语言中可以找到。蒙古族的许多制度文化在史书中没有记载,但可以从蒙古语中找到。通过对蒙古语相关语言材料的系统研究,分析蒙古族制度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是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