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盐藻挥发性腥味的脱除技术研究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holar1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氏盐藻中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蛋白质、盐藻多糖,在食品、医药保健以及化学工业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然而,杜氏盐藻特有的藻腥味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深度开发及应用。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杜氏盐藻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共检出47中挥发性物质,其中醇类、酮类、醛类、羧酸类总含量高达93.69%,香味、腥味和刺激味是杜氏盐藻的主要挥发性气味。产生香味的主要物质是β-胡萝卜素的代谢或降解产物,如β-环柠檬醛、β-紫罗兰酮、α-紫罗兰酮、3,5,5-三甲基-3-环己烯-1-酮等。产生腥味的主要物质是2-茨醇、反式-二环[4.4.0]癸烷-1-醇-3-酮、异佛尔酮等。产生刺激性气味的主要物质是2-对叔丁苯氧甲基-5-叔丁基-3-呋喃甲酸、5-异丙基-2-甲基苯酚及2,6-二乙基-吡嗪等。研究了白砂糖、Vc、中性蛋白酶、β-环糊精、柠檬酸、茉莉花茶、NaOH等化合物去除杜氏盐藻腥味的效果,它们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100 g/L、5 g/L、0.03 g/mL、5 g/L、2 g/L、2.5 g/L、0.5 g/L。其中茉莉花茶的脱腥效果最佳,最佳脱腥条件为:40℃水浴加热30 min。NaOH脱腥效果不佳,有异味。用茉莉花茶脱腥后杜氏盐藻藻粉中β-胡萝卜素含量降低了 19.6%,而对照却降低了 35.3%。藻粉的加工方法对杜氏盐藻腥味的产生有直接的影响,藻粉冷冻干后腥味最少,腥味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冷冻干燥、低温冷冻24 h再经100℃恒温热风干燥、低温冷冻24 h再经50℃恒温热风干燥、50℃恒温热风干燥、100℃恒温热风干燥。用茉莉花茶代替低温能起到同样的效果。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相结合(HS-SPME-GC-MS)的技术检测了加工方法对杜氏盐藻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茉莉花茶脱腥后再50℃恒温热风干燥,藻粉中的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少,为17种。冷冻干燥的藻粉香味物质是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占总量的64.17%。高温干燥减少了香味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了腥味物质和刺激性气味物质的相对含量。
其他文献
草铵膦是一种新型、高效的除草剂,由于具有良好除草效果以及在转基因植物上的应用而广受关注。国内外的报道研究了很多化学法及生物法合成草铵膦的途径,而能够工业化的方法却
机动飞行环境下双转子系统的振动问题常常威胁着其安全运行,因此开展机动飞行环境下双转子系统非线性振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建立机动飞行环境下双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以
目的:比较维吾尔族和汉族1型糖尿病(T1DM)病人与正常人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质,筛选出与T1DM密切相关的特异性差异表达蛋白,为寻找特殊生物标志物提供靶标。并从蛋白质组学角度为
环境友好型催化剂的开发是绿色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多金属氧酸盐(杂多酸)因具优异的催化性能而广泛应用于酸催化的各个方面,但其比表面积小、在极性溶剂中易溶解等缺点,限
本文利用单核大环草酰胺配合物与有机芳香羧酸进行混配,从而合成1 1种新型杂金属配位聚合物、3种新型杂金属多核配合物、1种新型同金属配位聚合物,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
聚离子复合胶束(polyion complex micelles,PIC胶束)是由带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通过静电组装而成的新型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核壳结构和负载环境,聚离子复合胶束作为功能纳米
近年来,由开关性或刺激响应性双亲纳米颗粒或表面活性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状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即通过如氧化还原、CO2/N2等触发手段,来调控Pickering乳状液的稳定性
本文主要研究计数过程为复合Poisson过程的风险模型和马氏调制风险模型的特征量.在第一个模型中,在保费收取方式为期望保费原理下,将原来的“计数过程为Poisson过程”推广为
种子特异性启动子能够驱动外源基因只在植物种子中大量表达,外源基因组织特异性转录活性的高低通常由启动子上的顺式作用元件来参与调控。研究表明,ABRE元件是与种子特异性表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人和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现在流感病毒可分为A、B、C和D型四种,其中A型流感病毒对人的威胁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