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比较三种主要牙周致病菌--福赛斯坦纳菌(T.f)、牙龈卟啉单胞菌(P.g)、中间普氏菌(P.i)在慢性牙周炎和冠心病患者龈下菌斑中的分布,探讨其检出率与慢性牙周炎和冠心病的关系,同时对三种主要牙周致病菌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32例研究对象,其中慢性牙周炎患者62例,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70例,收集取样位点的龈下菌斑,提取DNA,采用16SrRNA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f、P.g、P.i的分布;同时检查并记录取样牙位的牙周临床指数:包括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缺失牙数。结果慢性牙周炎组中,T.f的检出率在轻、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三组中检出率分别是:85.71%、70.37%、80.95%;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组中,T.f在轻、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三组中检出率分别是66.67%、71.43%、92.50%。P.g在两组不同程度慢性牙周炎龈下菌斑中检出率分别是:21.43%、55.56%、42.86%和22.23%、52.38%、35.00%。P.i在两组不同程度慢性牙周炎龈下菌斑中检出率分别是:0.00%、14.81%、4.77%和22.23%、42.86%、47.50%。两组中,T.f在不同程度慢性牙周炎龈下菌斑中分布有差异(χ2=8.930,P=0.012﹤0.05),且随着慢性牙周炎程度的加重,检出率增高。并且证实,在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组中,T.f与P.g有相关性(r=-0.306,P=0.012﹤0.05)。结论(1)在三种牙周致病菌中,T.f在龈下菌斑中的分布在慢性牙周炎组和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组中有差异,且在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组中的检出率高。(2)在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组中,T.f与P.g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