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4636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NCA)及其特异性抗原蛋白酶3(proteinase3,PR3) ,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组织蛋白酶G (cathepsin G,CG),杀菌/通透性增高蛋白(bactericidal/permesbility-increasing protein,BPI),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elastase,HLE),乳铁蛋白酶(lactoferrin,LF)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中的表达。方法:TAO组是23例临床确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患者,并分为中度组(含8例)和重度组(含15例),具有与TAO组相似临床症状的动脉硬化闭塞组(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25例,健康组25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TAO组, ASO组和健康组中ANCA。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 , ELISA)检测TAO组和健康组ANCA抗蛋白酶3(PR3)、髓过氧化物酶(MPO)、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LE)、乳铁蛋白酶(LF)、组织蛋白酶G(CG)、杀菌/渗透性增高蛋白(BPI)抗体。结果:(1) 23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中有12例ANCA阳性,检测率为52.2%,均为pANCA,无cANCA。25例动脉硬化闭塞组有1例pANCA阳性,检测率4%。健康组未检测出ANCA阳性。TAO组中ANCA的阳性检测率较ASO组,健康组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 < 0.05)。(2) TAO组重度患者ANCA的临床检出率(66.7%; 10/15)要高于轻度患者(25%; 2/8);重度组ANCA滴度也要高于轻度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 < 0.05)。(3) 12例ANCA阳性血清中有5例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为阳性,有3例抗乳铁蛋白酶(LF)抗体为阳性,1例抗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LE)抗体为阳性,1例抗杀菌/渗透性增高蛋白(BPI)抗体为阳性,抗蛋白酶3(PR3)抗体,抗组织蛋白酶G(CG)抗体均为阴性。(4)四种阳性抗体均发现于严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中,抗髓过氧化物酶(MPO)、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LE)、乳铁蛋白酶(LF)抗体、抗杀菌/渗透性增高蛋白(BPI)抗体在TAO重度组较中度组,健康组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 < 0.05)。(5)TAO重度组年龄,病程,发病年龄较轻度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NCA的检测率和抗体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ANCA的检测对临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个有效的血清学检查。
其他文献
脊柱侧凸是一种严重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脊柱畸形,发病率较高。目前脊柱侧凸的治疗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对年龄较小的脊柱侧凸患者的治疗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寻找一种科学、安全、有效的家庭护理模式。方法将6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活性肠肽(VIP)在不同退变程度骨关节炎软骨中的表达,探讨VIP的表达与骨关节炎发病以及软骨退变程度的关系,为进一步明确骨关节炎的发病机理和临床防治提供新
随着我国对于教育的重视,如今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拓展以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注重,事实上,在进行学生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地位也被人们高度关注,教师们
目的:通过观察脑外伤后高压氧治疗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高压氧治疗对于脑外伤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Feeney[1]自由
目的构建人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like ER kinase,PERK)慢病毒载体并包装慢病毒颗粒(lentivirus),探讨成肌细胞C2C12中PERK基因慢病毒修饰对内质网应激介
目的:观察振荡磁场和/或静磁场下填充超顺磁性壳聚糖质粒(pAdTRACKBMP9)明胶微球(SPCPGM)的生物活性人工骨促进骨缺损愈合的作用,探讨其成骨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⑴化
目的进一步提高胰腺外伤诊治水平,提出胰腺外伤个体化处理方案。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0年8月至2008年3月间收治的12例胰腺外伤病例资料。12例胰
目的将携带大鼠BDNF基因之慢病毒载体感染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at mesenchymal stem cells,rMSCs),获得有生物活性BDNF修饰的rMSCs(BDNF-rMSCs)。方法将本实验室已构建好的质
目的总结并讨论我院所行亲属供肝、活体部分肝脏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效果和外科治疗经验,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8年2月,我院共完成亲属活体部分肝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