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平苗族泥哨是产于贵州省黄平县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品,是取好土而制的民间泥玩具。与其他民间艺术相似,黄平苗族泥哨的程式化艺术表达特性相当明显,这种稳定而固执的艺术符号是文化因袭的必然结果,程式化艺术表达一方面让其不失原初朴拙的意味及鲜明的视觉烙印,另一方面也因不断重复的元素诱导一定的审美疲乏,激起观者复杂的多样感受,在某种程度上助推或制约了黄平苗族泥哨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本文从个人化的视角出发,试图就相关问题做些粗浅探讨。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个章。第一章主要是对黄平苗族泥哨的概念及发展状况进行简要的阐述。第二章是对黄平苗族泥哨在形态上的程式化艺术表达进行利弊分析。第三章是对黄平苗族泥哨在纹理部分的程式化艺术表达进行利弊分析。第四章是对黄平苗族泥哨在绘彩方面的程式化艺术表达进行利弊分析。第五章通过研究黄平苗族泥哨的主题程式化,揭示黄平苗族泥哨造物艺术观念程式化的利弊。结语针对黄平苗族泥哨程式化表达范式给予个人的小结评价,以及关于取舍问题的思考。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研究黄平苗族泥哨的程式化艺术表达,为黄平苗族泥哨的研制与创新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