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洋大数据的航道约束条件下的船舶轨迹预测

来源 :北方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cc_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移动设备、全球定位系统的普及以及基于位置服务的发展,轨迹数据积累的越来越多。基于海量轨迹数据开展的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的研究工作也逐渐受到关注。在海洋交通领域,船舶轨迹的预测在路径规划、避免碰撞等应用场景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通过轨迹预测技术可以预测船舶将要经过堵海域,此时就可以提前调整行驶路线,避开拥堵路段。轨迹预测可以分为非路网约束和路网约束条件下的预测,非路网约束条件下的预测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有效利用路网信息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海洋上没有人为建造的道路边界,但船舶也是按一定的航道航行,可以从众多船舶的轨迹中提取出航道并构成航道网络,为此本文对基于海洋航道网络约束条件下的船舶轨迹预测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分析了原始船舶轨迹数据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海洋时空大数据的预处理方法。该方法基于Map Reduce并行计算框架,对原始数据进行采样、去噪、分段、插值,提高了数据的质量。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海洋航道网络构建方法。该方法可以提取海洋航道网络,再通过邻接矩阵表示出网络结构中路径节点之间的邻接关系。实验选用渤海区域的航道多边形,构建的航道网络包括120个边和102个结点,边的总长度为3597.154km。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取并构建海洋航道网络并在平滑和完整程度上优于其他相关方法。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海洋航道网络的船舶轨迹预测方法。分析了影响船舶航行的因素,选择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长短期记忆网络)作为预测模型,预测航行中的船舶下一步将要经过的路段。实验选择了33037个长度为5的样本作为数据集,每个序列的前四个路段序列元素是待预测序列,第五个序列元素作为样本标签,并以6:2:2的比例将数据集划分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训练好的模型在测试集上预测的精确率可以达到0.902,召回率为0.895,F1值为0.89。最后,实现了海洋航道网络构建及船舶轨迹预测的实验验证性原型系统,提供了数据预处理、航道网络构建、轨迹预测业务的操作及展示页面,并支持不同功能的参数调节。
其他文献
教师作为教学与科研的主导者,对于高校培养学生、开展学术活动以及提供社会服务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提高高校教学的师资质量,全球高校纷纷建立教师教学发展机构,通
医学图像在定量研究和医学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而当前对CT,MRI,X光等医疗影像分析主要还是依靠人工交互式进行,这种方式在临床环境下效率一直都相对较低,在患者就医的高
太赫兹(Terahertz)波段是目前人们尚未充分开发的电磁波段,由于其穿透性、低能性、惧水性等多种独特的重要特性,太赫兹成像技术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国防安全、安检反恐、雷达通信、生物医学成像等重要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太赫兹成像技术手段有点扫描成像、层析成像、近场成像、数字全息成像等。其中太赫兹层析成像技术通过旋转样品得到不同角度下的投影数据,利用重建算法获取物体强度吸收系数的空间
近年来,随着石墨烯的发现二维材料开始蓬勃发展。在追逐石墨烯的同时,一大批石墨烯之外的二维材料也被相继开发出来。其中金属硫化物是半导体材料大家族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β-In_2S_3纳米材料更是有别于其块体材料而具有许多新颖的性质,被广大科研工作者所关注,但是控制合成β-In_2S_3纳米材料仍然存在很多困难。本论文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单层及少层β-In_2S_3晶体薄膜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以其体积小、效率高、寿命长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工业加工、医疗美容、军事等领域。近年来,激光测距、激光焊接等系统越来越趋于小型化发展,对1060nm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发散角、工作电压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隧道级联多有源区半导体激光器利用反偏的隧道结将n个激光器片内级联,实现了内量子效率n倍提高,小电流下高功率输出,发光面积的增加提高了器件的COMD水平。本文针对1060nm隧
对特定合同贯以行政审批要求是公法遁入私法的体现,是国家通过行政审批来干预特定交易活动的手段,为了达到维护公益的目的,此种法律设置具有正当性与必要性。但合同行为毕竟
近年来,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格外紧迫与重要。同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
目前,城市体育公共空间的建设已经是增进居民体育锻炼、获得健康的重要途径。但是仍然有许多城市在设计体育公共空间时,与居民体育锻炼的需求脱节,从而使得体育公共空间的设
随着计算机视觉的不断发展,三维重建技术作为其重要研究分支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RGB-D深度相机的问世,为三维重建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现方法。基于RGB-D图像序列的动态三
近年来,由于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峻,原先的燃料汽车逐渐向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方向转型,这也使锂离子二次电池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众多的正极材料中,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