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腔场环境下双原子比特系统量子特性研究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lacedf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能级原子作为双态量子系统是量子比特的重要候选者,称为原子比特。在不破坏其相干性的情况下,是量子计算的信息存诸单元[1]。真空腔场环境作用下双原子比特系统是具有典型意义的量子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量子相干、量子纠缠、信息熵压缩等重要的量子特性,在低噪声量子信息处理有着重要应用。本文运用全量子理论着重开展两类研究:第一类是考虑两原子比特初始处于Bell态,将其中一个注入真空态腔中发生多光子共振相互作用,对腔外原子比特控制施加逻辑门操作和态测量前后,控制腔内原子比特熵压缩性质、原子最大相干性恢复的理论研究[1,2];第二类,开展双模真空场环境下双原子比特量子回声调控及纠缠信息交换研究;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新结果:1.运用量子信息熵理论,研究上述模型中对腔外原子比特施逻辑门操作及基态测量前后,腔内原子比特的信息熵压缩性质[2]。结果表明,操作腔外原子比特前,腔内原子比特不产生熵压缩现象;对腔外原子比特施Hadamard(H)门和H类门操作后,在k=3光子过程中,腔内原子比特产生周期为π/(3!)1/2熵压缩现象,可制备最佳熵压缩态;在k>3的多光子过程中,随着光子数增加,熵压缩因子E(Sx)产生高频振荡,一般熵压缩频繁出现,最佳熵压缩产生次数明显增加,有利于噪声环境下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实验实现。2.研究了初始处于最大纠缠态的两二能级原子,逻辑门操作腔外原子控制腔内原子多光子过程中最大相干性恢复[1]。研究表明操作腔外原子之前,腔内原子总是处于退相干态,不利于量子计算的实现;操作腔外原子后,对于2≤k≤10的多光子过程,腔内原子约化密度矩阵非对角元,呈现周期性演化;在nπ/2(k!)1/2时刻,其最大相干性得到恢复,最大相干叠加态得到制备。对于10≤k≤20的多光子过程,腔内原子密度矩阵非对角元呈高频振荡,振幅呈非线性变化;最大相干性恢复周期变小,一周期内恢复次数增多[1]。给出了实验线路图。3.运用量子态保真度、量子回声理论研究与双模真空腔场作用下两原子量子比特量子回声控制和贝尔态交换。讨论初始纠缠因子和相对耦合强度R=g1/g2对量子态保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耦合情况下R=1,总是产生周期为π的量子回声,通过选择适当的θ和控制相互作用时间可以控制保真度的值。在不同的耦合情况下,通过调整R,形成周期分别为π,2π和4π的量子回声,这源于双模真空腔场具有非马尔科夫性质。基于这种性质,提出贝尔态从双原子比特到双模腔场的循环交换方案。
其他文献
水下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新型的柔性规模化储能技术,适用于沿海城市、岛屿和海上平台。在水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柔性立管将压缩空气输送到水下蓄能器,保证系统中高压气体的安全输送和系统的稳定运行。柔性立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因载荷过大而断裂的现象,为了研究柔性立管的力学特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基于一个假设的水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指标,参考柔性立管的设计规范,计算了柔性立管的结构参数。在海洋工程软件Or
桦褐孔菌是褐卧孔菌属真菌,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芬兰、波兰和日本。民间用其治疗肠癌、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文献报道桦褐孔菌具有抗炎、抗诱变和护肝等活性。桦褐孔菌以其
基于模糊覆盖的模糊邻域算子在数据挖掘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作为Pawlak粗糙集模型中等价类的一种扩展,它也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有效工具.目前对模糊邻域算子的研究较少.在本文中,我们对模糊覆盖的邻域算子以及(I,T)模糊粗糙近似算子做了一定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本文扩展了模糊邻域的概念,提出了 λ-模糊邻域算子,并研究了这些λ-模糊邻域算子的自反性,对称性和T-传递性.而且,我们证明,这些λ-
随着分子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已达到单分子级别,想要从单分子级治愈疾病,就需要相应的单分子药物制备加工技术。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在疾病治疗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蛋白质纳米药物也已经成为纳米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蛋白质纳米颗粒的制备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对静电纳喷技术在蛋白质纳米颗粒制备中的输运机理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实验研究,为以后静电纳喷在蛋白质领域的应用提供研究依
本研究所选定的时间段是清末十年新政时期(1901年-1911年),这正是中国社会的新旧交替时期,是中国报刊事业发展的“黄金十年”。这十年间每年的新增报刊种类不仅远远多于新政之前,甚至超过其后的民国政府统治时期(1912-1949)。封建政体下的报刊事业竟然比民主政体下的报刊事业更为繁荣,这一点是新闻史研究者们始料未及的。目前对这一时期官报的研究远少于民报,对这一时期官报和民报的生存环境及发展联系进
植物抗病害基因及其抗性机制的研究一直是植物功能基因分析和遗传改良的热点。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作为广泛种植的果蔬类经济作物,同时也是研究果实发育、营养品质,以及细菌性病害的模式植物。Pto基因(P.s.pv.tomato)是通过图位克隆方法获得的番茄抗病基因,编码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to可以识别结合病原菌注入植物细胞的效应蛋白、触发下游防御反应,对番茄抗病机制有着关键作
微生物代谢产物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丰富来源。本论文以一株费希新萨托菌Neosartoryafischeri CGMCC 3.5378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代谢产物分离鉴定及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评价,并
近年来,渤海发生了多起不明油源的污油上岸事件,分析是由于在以往发生的溢油事故中溢油发生了沉潜。沉潜油会对海洋环境、养殖业以及旅游业等产生巨大危害,其中沉降在底床的沉底油会被沉积物掩埋,很难被监测和清除,沉底油中的有毒组分尤其是多环芳烃会对环境产生长期的危害。沉潜油的形成机理复杂,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研究表明,沉底油大部分是由于油滴与悬浮颗粒物相互作用,形成油-悬浮颗粒物凝聚体,进而沉降到底床形成。本
应激可引起动物应激性疾病,并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本实验用32℃水造成史氏鲟热应激,研究热应激史氏鲟的形态学变化、血液生化指标变化以及组织中HSP70 mRNA的表达情况,
目的观察盐酸文拉法辛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行为学的干预作用。及探究文拉法辛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坐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