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存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是城市化的核心问题,这一问题已成为现今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人们高度关注的焦点。城市生态休闲带作为承载城市生态休闲行为的最佳环境空间,其发展形态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环境、旅游环境、城市格局与城市特色,并间接的调整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形态,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如何创造出融生态和休闲双重功能的城市生态休闲空间,推动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一个较为崭新的课题,目前的理论研究尚不成熟,关于城市生态休闲带规划方法的探讨亦不多见。本研究引入景观生态学对自然环境系统的认识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对传统的城市生态休闲空间规划理论加以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生态休闲行为与生态休闲环境的关系。重点探讨了城市生态休闲带开发与规划的新理念以及城市生态休闲带设计的新思路,分别从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必然性、现代化城市的布局特征、城市生态保护以及城市文化内涵等方面来进行了详细阐述,重点强调了城市生态休闲带要充分体现“突出生态、体现休闲、兼顾旅游”的特点。在规划设计思路上将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城市风景园林规划、城市休闲环境设计和环境行为学理论等结合起来,对现有的城市生态休闲空间规划与设计理论加以充实。选取广州市北部帽峰山作为实证研究,尝试设计出广州市北部“城市生态休闲带”的基本框架。文章紧扣城市生态休闲这一主题,突出规划与设计的两大目标——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倡导城市休闲文明。为此,文章对帽峰山生态休闲带的景观现状格局和该地区的生态休闲资源可开发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帽峰山生态休闲带的开发主题,并结合城市生态休闲带规划设计的新思路提出了帽峰山开发的目标和技术要求,从宏观总体格局、中观功能分区两个级别提出了帽峰山生态休闲的规划设计方案。结论指出,将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规划与城市休闲环境设计等融合理论应用于城市生态休闲带的规划与设计,既是对传统城市生态规划理论的有效补充,又是对现代城市生态休闲设计理论的拓展。生态休闲带的规划设计使城市在生态建设上既可以充分考虑休闲带相对于城市布局的生态间隔功能,又能够充分考虑到城市市民的日常休闲行为,同时也能兼顾城市旅游发展的需要。这对于综合性功能较强的城市特别是生态城市,是一个新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