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控制系统中表面肌电图信号的处理和识别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cck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外骨骼装置的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在国外出现。然而由于受技术条件以及材料的限制,外骨骼的研究一直处于缓慢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随着美国的BLEEX下肢外骨骼和日本的HAL外骨骼助力系统的出现,国内外对外骨骼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具有强力度的轻质材料逐渐出现;控制方法更加灵活智能;能量源的设计及持久使用研究进一步发展。此外,另一项新出现的研究就是表面肌电信号在外骨骼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肌电信号的模式识别是肌电应用于控制的基础。随着信号处理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何从表面肌电信号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实现准确的动作识别,是肌电控制外骨骼的实用化基础。本文在对目前已有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特征提取和分类方法进行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讨论了如何由身体表面采集的肌电信号来识别上肢的不同运动模式。其目的是为肌电控制的实用化提供理论依据,提高SEMG波形识别的准确率和速度。主要研究内容及所作的创新点如下:1.采用表面肌电信号检测仪MyoTrac Infiniti Clinical T9850US提取上肢表面肌电信号,采用参数模型方法对肌电信号的特征提取方法进行了探讨。表面肌电信号的分析和预处理使用长度为512的傅里叶变换,选取Hanning窗的长度为256。通过对肌电信号的分析,对其建立四阶AR参数模型,采用改进的U-C算法对肌电信号AR模型的系数进行估计。实验证明,采用AR参数模型方法,能够提高信号处理的速度,且由于AR参数模型本身的特点,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较小,稳定性较高。2.基于人手做展拳、握拳、前臂内旋、前臂外旋等不同动作时采集到的肌电信号,首先提取其有效的动作信号,再利用AR参数模型法提取特征,设计BP网络的输入层为8个神经元(计算的AR特征系数数目为8),输出层神经元数目为4(待分类的动作模式为4)。选择从健康受试者上肢采集的10组表面肌电信号作为实验数据,采用BP网络作为分类器对不同动作进行分类识别,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其他文献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软件定义传感网的网络重配置若干算法研究”(No.61471164)。软件定义网络(SD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实现了网络中控制平
二十一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辽阔的海域中蕴藏着丰富资源。这将缓解日益增长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由于海洋环境复杂,所以在开发海洋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在海洋环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作为常用的安全技术,在网络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面对日益变化的网络环境,安全产品的单独使用已不能满足需求。针对现有联动技术和联动系统的研究,本文
毫米波通信技术被认为是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而被广泛关注和研究,本学位论文针对毫米波MIMO系统研究了能量效率最优的毫米波混合预编码优化问题,全文研究内容概括
近十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政府机关、金融、学校、大中企业等企事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大量出现。按照传统的建设模式,一个企业基本每
波达方向(DOA)估计技术是阵列信号处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雷达、通信、声纳、导航、信息战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现有的测向算法,大多数是针对窄带信号的。随着通信技术
本学位论文的工作基于“电力信息通信网络流量预测和管道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业务的流量识别与感知,主要内容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网络流量分
随着人们对公共安全的需求的增长以及监控系统的飞速发展,海量的摄像头被部署到人们的生活周边,比如学校,商场,街道等,这也导致了监控视频数据的指数级增长。由于人力浏览分析海量
信号去噪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只有通过好的信号去噪手段才能有效的去除监测信号中的噪声,从而很好地保留有用信号的特征,为桥梁的健康监测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
非线性传输线(NLTL)是一种周期结构,其中引入了可调的非线性因子(变容二极管)来控制信号的传输特性。本论文介绍了非线性传输线的历史概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系统分析了其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