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13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作用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mqspthc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常见的侵袭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很高。探索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和寻找新的诊断治疗靶点对ESCC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参与许多疾病的发展,且与肿瘤之间的关系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已有大量报道表明lncRNA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侵袭和生存时间紧密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ESCC的发生也受到多种lncRNA的调控。本课题研究了lncRNA LINC01137在ESCC中的表达及在ESCC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结果发现LINC01137在ESCC中表达显著上调,且在ESCC细胞系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系,其表达升高提示LINC01137可能在ES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我们应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敲低ESCC细胞中LINC01137的表达,并分析下调LINC01137对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研究LINC01137在ESCC中的表达及其在调控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为揭示ESCC的发生、进展机制及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应用RT-qPCR方法检测LINC01137在10例ESCC组织及邻近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检测LINC01137在1种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系(Het-1a)和4种ESCC细胞系(Eca109,Kyse130,Kyse150,Kysete1)中的表达。2.设计靶向LINC01137的两个siRNA,转染ESCC细胞,敲低LINC01137的表达。3.应用CCK-8实验、集落形成实验分析下调LINC01137的表达对ESCC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4.应用Transwell实验研究敲低LINC01137的表达对ES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5.应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敲低LINC01137的表达后对增殖和EMT相关蛋白的影响。6.应用细胞胞浆胞核分离实验检测LINC01137在ESCC细胞中的定位。结果:1.LINC01137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采用RT-qPCR实验方法,检测LINC01137在10例ESCC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发现LINC01137在其中9例ES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LINC01137在ESCC细胞系中的表达采用RT-qPCR实验方法,检测LINC01137在1种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系(Het-1a)和4种ESCC细胞系(Eca109,Kyse130,Kys150,Kysete1)中的表达,结果显示LINC01137在ESCC细胞系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我们发现LINC01137在ESCC细胞Eca109和Kyse130中表达相对较高,因此,后期实验我们选用Eca109和Kyse130细胞系进行。3.构建siRNA敲低LINC01137的表达我们设计两对靶向LINC01137的siRNA(siLINC01137-1和siLINC01137-2)来下调ESCC细胞Eca109和Kyse130中LINC01137的表达,转染48小时后收集细胞,提取总RNA,采用RT-qPCR方法检测敲低效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siLINC01137-1和siLINC01137-2组都能使LINC01137表达下降超过50%(P<0.01),表明这两个靶向LINC01137的siRNA均可显著敲低LINC01137的表达。4.敲低LINC01137对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在ESCC细胞Eca109和Kyse130中,转染siLINC01137-1和siLINC01137-2,敲低LINC01137表达后进行CCK-8增殖实验,集落形成实验,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下调LINC01137的表达明显抑制ESCC细胞Eca109和Kyse130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5.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方法检测敲低LINC01137表达后增殖及EMT相关蛋白的变化。在ESCC细胞Eca109和Kyse130中转染siLINC01137-1和siLINC01137-2,培养48小时后分别提取总蛋白,应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下调LINC01137表达后增殖及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增殖相关蛋白CyclinD1和Survivin表达明显下降,且EMT相关蛋白Snail、Vimentin及Mmp9表达也明显下降。6.LINC01137在ESCC细胞中的定位采用胞浆胞核分离方法,使ESCC细胞Eca109和Kyse130的胞浆和胞核成分相互分离,再分别提取总RNA,应用RT-qPCR方法分别检测LINC01137在胞浆和胞核中的表达。结果发现,在这两种细胞中LINC01137在胞浆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胞核中的表达,表明LINC01137主要定位在细胞胞浆。结论:LINC01137在ESCC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在ESCC细胞系中的表达同样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系。敲低LINC01137的表达显著抑制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并且能够明显降低细胞增殖、EMT相关蛋白的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尸头模拟来探索颅内外搭桥桥血管的新路径及IMA第一段和第二段血管的直径,为神经外科临床搭桥手术提供更多选择和思考。方法:9例(18侧)尸头标本均行眶颧骨截骨术(颧骨截骨时前端勿超过颧面孔,内有上颌神经颧面支发出),颞肌随游离颧弓充分向下翻出,定翼点与下颌角连线为虚拟连线,沿此线在颞肌内侧面钝性分离,直达二腹肌,通道形成。最后为测量血管直径和虚拟连线各段的距离,在颧弓下磨除中颅窝底,清除腮
框架-钢板剪力墙因其良好的延性、耗能性能以及较高的承载力正逐渐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框架-钢板剪力墙在地震力作用下,边缘构件处于偏压或偏拉受力状态,因此对框架的刚度以及防屈曲能力要求较高。PEC柱刚度高、承载力大,其组合框架可满足结构受力要求。目前国内对PEC柱组合框架-钢板剪力墙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因此,对PEC柱组合框架-钢板剪力墙进行抗震性能研究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本文以钢板剪力墙厚度和柱子轴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性能优越,较之传统结构具有经济性、环保性等多方面的优势。基于卷边C型钢基本截面,内蒙古科技大学钢结构团队组合形成了双肢冷弯C型钢背靠背有垫板的新型构造形式。这种新型截面的构件已被证明在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应用领域具有独到优势。为进一步拓展该新型组合截面构件在建筑行业中更广阔的应用,本文结合理论公式说明方向,通过有限元模拟配合试验验证,最终回归拟合出板组约束作用系数的相关公式,开展了对双
复合土钉墙是在土钉墙的基础上加入预应力锚杆、止水帷幕、微型桩等辅助结构,形成以土钉墙受力为主的复合式基坑支护结构,其内部及外部与土体介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问
目的:探讨脐带血(UCB)辅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移植物抗宿主病及白血病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因患白血病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脐带血辅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16例,设为脐带血辅助组,同期应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54例白血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aGVHD累积发生率,cGVHD累积发生率,累积复发率(RR)。结果:连续监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不同水平铁(FeSO_4)对35月龄獭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营养物质消化代谢、铁代谢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量、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从而确定铁元素的最适添加量,为实际生产中铁元素的合理添加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三月龄獭兔200只,随机分为五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一只兔。对照组为基础饲粮(不添加铁源),试验组饲喂4种添加不同水平铁(FeSO_4)的试验日粮,铁水平为:2
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发病及死亡率均呈持续上升态势的恶性消化道肿瘤之一。研究认为多因素参与了CRC的发生发展,近年来研究发现胆囊切除术可导致肠道微生物失调,继而胆酸代谢障碍,使患者处于结直肠癌的高危状态,然而究其肠道菌群特征变化是否因胆囊切除术后改变知之甚少。鉴于此,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寻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肠道菌群的一些改变在多样性、分布及相对丰度的方
变桨轴承是风电设备中重要零件,其性能影响着整个风机的安全和稳定。变桨轴承与普通滚动轴承相比,具有结构尺寸大,受载复杂,转速低,工作环境恶劣并部分裸露在外等特点,因此变
区域经济发展一直是经济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随着近些年区域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协调区域间不平衡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空间异质性的存在,不同尺度视角下区域发展问题也不同,就需要因地制宜的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研究区域发展时空的变化状况,分析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这对于判断区域发展阶段,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显得尤为重要。跨省域地区经济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发展
有清一代,乾嘉汉学发皇,陈本礼、胡文英在优越的学术环境下,推原稽考、钩沉发明赋予《楚辞》新的魅力与价值。近四十年来,学界对乾嘉《楚辞》注本研究有了很大拓展,但有关陈本礼《屈辞精义》、胡文英《屈骚指掌》的创见较少且论见各异。因此,文章以陈、胡两部《楚辞》注本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多维度、多视角把握陈、胡治学理路与注骚观念的异同,竭力理清注骚家的心路历程,借此机会为探究乾嘉楚辞学发展脉络提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