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速预混气扩张流道射流起爆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glankeji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爆震燃烧近似为等容燃烧,理论热循环效率高于等压爆燃燃烧,在超声速推进系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手段,对扩张流道中超声速预混气热射流起爆典型过程、起爆特性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实验研究起爆的典型过程表明:热射流诱导的弓形激波在扩张壁面反射后出现激波分叉现象,高温高压热射流以及弓形激波后诱导燃烧促使了爆震波的形成,边界层的影响使得起爆的爆震波为局部爆震波。通过改变来流条件以及热射流条件进行起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量比较高时起爆的爆震波面极易发生过驱前传,当量比较低时起爆难度加大,在热射流作用下发生二次起爆与熄爆;来流温度的降低使得局部爆震的区域变窄,同时增强了爆震波抑制吹除的能力;热射流位置靠近扩张壁面前方时局部爆震面更宽,熄爆后不易发生二次起爆;热射流直径减小使得起爆时间更长。利用块结构自适应网格加密程序开展数值模拟,分析典型起爆过程表明:在扩张流道中,弓形激波反射形成马赫杆强度增大;弓形激波在扩张面反射形成三波点及分离激波,前移发展的分离激波与马赫杆的相互作用加快了爆震波的形成;形成的爆震波过驱度小,接近为CJ爆震波面。通过改变射流条件和流道的构型研究起爆特性,分析表明:热射流位置靠前不利于稳定爆震波面的获得,热射流位置靠后不利于爆震波面的形成;热射流宽度较小能获得较为稳定的爆震波面,但起爆时间延长;扩张角度对爆震波面的前传影响大,扩张角增大后爆震波前传速度明显减小,获得的爆震波面更接近CJ状态;流道高度增加后,热射流的穿透度有限,在扩张壁面的弓形激波反射强度变弱,不利于爆震波的起爆。
其他文献
该文在智能FMEA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研究开发智能FMEA软件原型——iFMEA,并用统一建模语言(UML)进行系统模型的描述.论文首先从总体上介绍了iFMEA软件的概况,包括
三维图形实时绘制技术是虚拟现实、实时仿真、三维交互设计、互动娱乐、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等许多重要应用的底层支撑技术.它的研究目标是:以有限的计算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完
随着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成熟,由许多具有感知能力、计算能力、通信能力的微型传感器节点以移动自组网、多跳网络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能
从今以后,如果你在地铁上大声喧哗、吃东西或者把手机外放声音搞得很大,你就违规了.这不是愚人节玩笑.《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已于4月1日正式实施.rn该管理
期刊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快速响应、高机动性、大航程、高效摧毁和突防能力强等突出优点,其研究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和应用价值。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复杂环境中高速飞行时,动
海上低空大气波导尤其是蒸发波导,是海上一种异常的折射现象。它的出现为岸基和舰载雷达的超视距探测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使雷达探测到2~3倍视距外的目标;但与此同时会形成雷
氢氧催化键合技术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键在两个洁净平整的熔融石英表面上把界面连接起来的一种工艺.近年来随着氢氧催化键合技术的广泛应用,该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可以键合任
第一篇:热障涂层热疲劳行为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为探求涂层的失效机理及模式,以我国新近开发的新材料DZ40M定向结晶为基体,着重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喷涂在此基体材料上的粘
本文以大型降落伞回收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不同方法对降落伞系统充气阶段模型部分关键参数进行了辨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降落伞系统稳定下降阶段展开了气动力参数的辨识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