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AR点云辅助的城区航空影像空中三角测量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jm17207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与智能化是信息时代摄影测量的基本特点,影像数据获取的便捷性和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大幅提高了地理信息感知能力。在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于城市精细三维地理信息的需求不断加强。作为获取三维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传统摄影测量技术仍依赖于高精度外业控制点。但是,外业控制点的获取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延长了摄影测量产品的生产周期,是影响数据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信息自动获取技术是目前摄影测量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外业控制点在空中三角测量过程最主要的作用是提供控制约束条件,以恢复影像摄影时的位置姿态。在航空摄影硬件设备中,定位与定向系统(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System,POS)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用以解决该问题的硬件系统。但是大量研究表明,目前廉价的POS设备所提供的影像位置和姿态数据还无法满足高精度摄影测量的需求,只能作为影像定位定姿的辅助数据使用,还需要寻找解决该问题的其它途径。基于当前已有的地理数据,从中提取出控制信息为新获取的数据提供控制条件,实现新获取数据的自动定位是目前采用的主流方法。这些已有的地理数据包括已知位置和姿态的影像、经过正射纠正获取的正射影像、具有高精度位置信息的激光扫描(Light Detection and Range,LiDAR)点云、高精度矢量线划图等等。在这些方法中,又以LiDAR点云作为控制的研究最为普遍。通常认为LiDAR点云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将航空影像配准至LiDAR点云之上,可以弥补影像初始定位精度差的劣势。而在后期摄影测量产品的制作过程中,LiDAR点云也可以弥补基于影像密集匹配点云的固有缺陷,从而提升摄影测量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因此,研究LiDAR点云辅助的航空影像空中三角测量,提高航空影像数据的定位精度,克服单一数据源的使用局限,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LiDAR点云控制下的航空影像空中三角测量。为了满足不同类型航空影像的需求,本文旨在提出一种更加鲁棒和更具适应性的算法框架,实现LiDAR点云作为控制的多种航空影像(包括常规航空影像和多视倾斜影像)的空中三角测量。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LiDAR点云作为控制条件的可行性,进而研究了LiDAR点云作为主要辅助数据的航空影像的区域网构建,最终实现了以LiDAR点云为控制的区域网绝对定向,并利用多组影像对本文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研究了LiDAR作为控制条件的可行性,主要是对LiDAR精度进行评估,确立其作为高精度控制条件的精度基础。
  (2)研究了LiDAR点云辅助的航空影像区域网构建的方法。目前最常用的区域网构建方法是运动恢复结构方法(Structure from Motion,SfM),本文研究了经典SfM的效率瓶颈问题,包括影像邻接位置关系估计、影像空间关系验证、增量式区域网构建等方面的内容,结合实际数据分析了引入LiDAR点云对区域网构建过程所起的关键作用。
  (3)以LiDAR点云作为控制进行航空影像空中三角测量,需要建立LiDAR点云特征与影像特征之间的联系。本文研究了影像线特征三维重建方法,并将影像三维特征线和LiDAR提取的特征线进行迭代最邻近线(Iterative Cloeast Line,ICL)配准,建立两类数据特征的联系。
  (4)研究了LiDAR点云作为控制的影像区域网绝对定向方法。本文根据区域网和LiDAR点云的特点,将区域网绝对定向分为两个步骤:一是结合迭代最邻近点(Iterative Point Cloud,ICP)方法和ICL方法,将影像区域网稀疏特征点云整体平移到LiDAR点云上,实现区域网平差结果与LiDAR点云的最佳刚性套合。二是利用LiDAR点云作为控制条件,进行带有约束条件的光束法平差,约束条件包含点-点约束和点-线约束,其中点-点约束为空三加密点到LiDAR点云的距离约束,点-线约束为LiDAR线特征在影像上的反投影结果与对应影像特征线的距离约束。
其他文献
本文以赣西传统建筑代表——宜春万载田下古城古建筑群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祠堂建筑和商业建筑,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精细测绘,对赣西古建筑群的建筑形制、结构体系、传统营造工艺及典型残损病害进行研究,并找到其典型残损病害的成因,基于建构特征及典型残损病害的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赣西古建筑群修缮保护方法。本文研究成果能丰富充实赣派传统建筑保护的研究,尤其为赣西传统建筑的科学保护与文化传承起到推动作用,也为赣西
在1945年台湾光复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间,出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浪潮,上百万华人从大陆迁往台湾,其中就涉及建筑师群体谱系的生长演变。  本论文是此背景下,对原中央大学建筑系师生在台湾的职业经历的研究。据统计,原中央大学建筑系师生中,曾在台湾有工作经历者共计24位,他们大多是中国本土最具典范性的现代建筑教育所培养出的第一批建筑专业人员,亦是战后台湾第一代建筑师,在战后台湾的建筑教育
学位
我国经济的腾飞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加速了建筑的新旧更替,尤其在商品房市场的冲击下居住类建筑拆建频繁,致使我国住宅的平均使用寿命远低于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住宅建筑的短寿命不仅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能源的浪费,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不利于实现建筑可持续的总目标。自本世纪初众多建筑相关从业者开展了相关的课题研究。当前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短命建筑的成因,并针对这些因素从宏观层面给出相关建议,较
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史学在后殖民理论和国际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兴起,并对传统史学观及其写作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此背景下,国际上建筑史学家开展了新一轮的史学写作。其中,美国建筑史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后对新时期史学思想作出了积极回应,在近四十年间出版了多部建筑通史著作,其中新的史学观和写作方法对国内建筑通史的研究和写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论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参考
学位
城市肌理(Urban Texture)是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无论建筑师、城市规划师都对城市肌理十分重视.在进行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和规划设计时,城市肌理既是应该考虑的影响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参照因素.该论文综合学界在城市肌理方面的共识,明确城市肌理的概念,赋予了城市肌理抽象和具象两方面的含义.在研究过程中,该文首先从共时性的角度,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分别对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肌理进行分析.然后从历时性
学位
学位
该文改进了高层建筑框筒结构常用的两种简化分析方法——平面框架子结构法和平面应力有限条法,提高了计算精度.并应用所作的改进开发了计算程序FRAM和STRIP,两程序均可用来评估框筒结构的水平侧移和内力状况.
学位
在较全面的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系统的常规三轴试验、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及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K固结粘土的强度和变形性状,以及其边值问题的有效应力分析方法.
学位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体姿态估计是从单张RGB图像上获取人体关节点的位置以及关节点之间的相互连接。人体姿态估计在智能监控、人机交互、虚拟现实以及运动分析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姿态估计算法逐渐取代传统基于图结构模型的算法,姿态估计精度和速度都有所提高。但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姿态估计算法依然在实时处理方面面临巨大挑战。  本文主要研究目标是保证精度前提下提高
学位
目前,各个行业的发展对城市信息化的需求日益深化,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概念的发展已经由面向对象和面向组件的原有模式逐步向面向服务过渡。地理信息模型的三维化、层次化、精细化、内外一体化和系统技术的网络化、服务化是GIS的未来发展方向,现存的三维GIS的系统技术和建模手段难以满足上述需求,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GIS三维化研究的不断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