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中国林权制度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wang12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权制度与林业生产密切相关,目前中国林业发展缓慢,对森林资源保护不利,与现行的林权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森林问题对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森林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决定了林权制度必须符合当今的社会主题即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法学界对林权制度的研究充分证明要建立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林权制度。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林权制度理论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森林资源可再生理论、经济人理论、物物相关理论以及产权理论为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解释了人类与森林普遍存在的物质交换关系使人们认识到只有以森林生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类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人类社会经济才能和谐繁荣,林权制度深深影响着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可再生理论说明林权主体权利指向的客体的特性即林权客体的可再生性,客体的可更新性必然受林权主体的影响,因此林权主体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过程中发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否;经济人假定理论解释了林权主体自身的经济人特性,即林权主体是自身利益的最佳衡量者,又是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者;物物相关律要求林权制度安排必须注意对森林资源的每一个要素进行保护,因为森林资源中各个要素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故而客体的设定必须符合这一规律;产权理论解释了林权权利的交易性和排他性属性。基于理论基础的研究,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林权制度是指在保证森林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发展林业经济,林权主体具有明确的使用权利的范围,林权客体界定符合生态规律的科学性,并有着完整林权流转规则的制度。它的目的在于实现长期持续的发挥森林的经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文化服务。它以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相统一,林权主体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为指导思想。制度安排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充分考虑权利主体特性;以科学方法界定客体;以生态保护为首要任务,以经济建设为长远任务。用可持续发展的林权制度的理论和理论基础的相关理论对中国现行林权制度进行评价,主要分析现行制度中不可持续的方面,评价认为国有森林林权主体层级分解链条过长,具体经营组织权利范围不确定,集体森林林权主体受经济人假定影响较大;林权客体规定不明确,割裂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天然联系;林权流转机制不健全,以至于整个林权制度安排存在许多隐性弊端留下不可持续隐患。进而对完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林权制度提出要明确林权主体的权责利,划分主体的职能和责任;科学界定林权客体,避免割裂森林生态系统的联系,使其生态性不被破坏,以便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价值;完善林权流转制度,顾及森林资源的可交易性,有效地运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完善林权交易相关制度,建立合理的林权产权制度,逐渐过渡到可持续发展的林权制度上,最终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努力。
其他文献
本文在分析当前新媒体环境的基础上认为,新媒体的兴起带给传统新闻媒体最大的变革其实来自于对渠道控制权的被迫让渡,随着新媒体竞争环境的日益成熟化,新兴的内容分发渠道的
语文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转变理念,促成课堂转型,转向追求内在的质量和效果,转向触发学生真正"阅读理解"的深度学习。学习,就应该让学生思维火花四溅,让学生浮想联翩,让学生思
目的:研究紫朱软膏对糖尿病非缺血型溃疡愈合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糖尿病溃疡空白对照组(DU1)、糖尿病溃疡贝复济组(DU2)、糖尿
截至2018年12月,全国的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全年新增手机网民6433万,同时随着4G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5G移动通信技术的日臻成熟,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发展将展开新的一页。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已经认识到,仅有庞大的用户数量群体并不足以构成完全的竞争优势,用户对于产品的依赖,或者说用户投入在这款产品中的时间,也是决定产品价值的关键所在。只有培养了用户习惯,通过产品本身来吸引用户,才可以占据用户
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已经将“三农”问题提上日程,“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问题,土地作为农民的立身之本便成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是
从历史来看,中共杰出领导人都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中共杰出领导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意识坚定了中共杰出领导人为
目的探讨凝血酶联合生长抑素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7/2017-06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土地是“万物之母”,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所有的自然资源中,土地资源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
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快速转型,使得城市社区成为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社区成为社区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社区党组织实际上成为政府的延伸,然而社区并没有提供全部公共服务的能力和功能。十九大以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成为指导社会建设的蓝图,社区治理成为推进社会治理基础,拥有专业理念、专业队伍、专业技术的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经过半年多的持续参与式观察和访谈进行资
股份合作社的出现,是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选择。股份合作社具有合作制和股份制的双重特征,是集合作制与股份制与一身的一种企业形式。对于任何一个经济组织而言,产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