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有限责任公司僵局状态下的司法解散制度

来源 :华东政法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x0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僵局被称为公司的“自杀”行为——公司的运营陷入瘫痪,商业受到实质性的损失,不仅股东的收益权落空,公司债权人、管理层、雇员等相关主体的利益也无从保证。因此,寻求公司僵局解决之道就成为公司法的一个现实课题,司法解散作为打破公司僵局的一种方法,有其引入的必要性和现实性。但需注意的是,公司僵局与司法解散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等号。一方面,公司僵局只是引起公司司法解散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公司陷入僵局的同时并不意味着法院必将解散该公司,任何的争端解决机制都存在成本,司法解散不是一个“万能口袋”,其作为打破僵局最彻底的一种方式,却也是影响最大、最耗费资源的一种。经全面修订的新《公司法》大大拓展了司法介入公司运作的空间,也将司法解散制度纳入视野,结束了僵局状态下股东诉请无门的“旧时代”。然仅有一条条文的规定过于笼统和原则,使得司法在履行“解读法律”职责时面临诸多困境,也促使笔者对公司的司法解散制度进行深入的探讨。与此同时,考虑到虽然股份有限公司可能偶尔也会经历公司僵局,但公开交易市场的存在使得股东可以通过以“用脚投票”的方式离开公司以摆脱公司僵局的困境。相反,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直接导致了其封闭性,“退出”的不容易导致其成为了公司僵局的高发地带。因此,本文仅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僵局状态为切入口,通过对引入司法解散制度的合理性分析,结合域外相关的成熟立法例,运用法经济学、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拟就我国现行的有限责任公司司法解散制度提出几点看法。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有限责任公司僵局的表现及成因分析。从静态方面来看,公司僵局可视为公司纠纷的一种,但就外部表现而言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股东之间的对抗性、公司运行机制失灵和僵持状态的持续性。公司合同的长期性意味着合意缺陷的不可避免,而表决权机制所固有的限制在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和封闭性的特征下被成倍地放大,所有这一切,使得有限责任公司僵局问题易于发生而又难于自我化解。第二章有限责任公司僵局的认定。对“公司僵局”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但僵局的定义并不完全等同于僵局的认定,僵局的定义多是对僵局外部表现的一般总结,判断一个公司是否陷入僵局,还应结合僵局形成的原因。由此,本文认为有限责任公司僵局的认定须同时符合三个条件:公司表决机制完全失灵、公司人合性的彻底丧失以及股东合理期待利益落空。第三章有限责任公司僵局状态下的司法解散制度。基于“救济先于权利”的原则,基于填补公司合同“缝隙”、保障股东合理期待利益和维护股东间的信义关系的需要,通过司法程序强制解散公司是两大法系国家公司法中所共有的制度规定。然而,由于司法解散制度的运行本身会产生成本,加之无处不在的道德风险问题,又有必要对司法解散公司作出限制。第四章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之评析。通过对公司非自愿解散、公司司法解散及股东请求解散公司的区分,我国新《公司法》所确立的司法解散制度实质上只限于“股东请求法院解散”一种情况。但法律规定过于笼统,在解散事由的表述、前置程序的规定、与诉讼有关的程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可操作性大打折扣。据此,本文指出在适用司法解散制度时应注意把握三个原则:司法适度干预原则、用尽其他救济原则和利益衡量原则,并建议通过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细化具体操作规则,以弥补基本立法的不足。
其他文献
伴随着海上货物运输业的高速发展,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与托运人的合作方式也随之改变,承托双方越来越倾向于长期、持续性的合作方式,批量合同由此应运而生。批量合同由承托双
当初刚来北京的时候,有老辈的土著北京人开玩笑时将我称作南蛮,神情中不经意间透着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对此我并未刻意去反驳,只是难免有几分诧异,同时也觉着这“骂名”有趣,“噢,原
采用受体免疫放射分析法和ELISA技术分别观察了活动期SLE外周血T细胞IL—2R表达及活动期与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sIL—2R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SLE患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近日,我编组的一框专题类和五框开放类《茶花》邮集,先后参加了浙江省举办的第一、二届老年集邮展览,分别获得三等奖和大银奖。我从小就喜欢邮票,小时候经常把大人们信封上花
8月14日-15日,中国石化销售企业基层“家文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此次会议选在了“家文化”建设的试点单位江苏徐州石油分公司,36家石化系统内省销售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其
由相变微胶囊与多孔调湿材料制备得到的复合相变调湿材料,兼具蓄热调热与湿缓冲双重效应,应用在建筑墙体构造中,能够同时调节室内空气温度、湿度,从而降低建筑能耗。本文首先
2012年11月9日,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节能专业委员会(CBEEC)主办的“2012年中国(国际)建筑电气节能技术论坛”在杭州阳明谷·希尔假日酒店隆重召开.论坛开幕式由建筑电
8月15日,杭州城烟雨蒙蒙。随着三辆贴有“海龙燃油宝行车试验”字样的车辆从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的中国石化加油站出发,此次海龙燃油宝行车试验和台架试验正式拉开了序幕。这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