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经济林枝叶碳氮磷元素含量及其内吸收率比较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ernie_d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养分是指由土壤提供的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能被植物直接或者转化后吸收的矿质营养成分。土壤养分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植物养分、生长发育状况。土壤和植物养分含量的变化受到本身物理化学性质、遗传特性、气候、环境等多方面影响。植物枝叶养分大多来自土壤养分吸收,但也有衰老器官的养分回流。养分从衰老未掉落的枝叶或其他组织中的再迁移或二次分配让养分元素在植物体内保存时间延长,从而能够给植物新器官生长提供大部分养分就是养分再吸收。养分再吸收是植物生长营养元素的重要供给源。用养分再吸收率表示养分再吸收的大小,指的是枯老枝叶在衰老过程中迁移出去的养分含量占其未衰老时养分量的百分率。相关研究对营养元素循环、养分利用效率分析有重要作用,受到更多学者关注。通过对植物进行叶片SPAD值的测定,可以快速获知植物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或绿色程度,来分析作物的施肥量、产量等及进行管理。不同的海拔高度代表了土壤含水量的不同,使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土壤营养元素等的差异,进而影响了植物的生长、生态生理特性。不同经营水平意味着经济林生长中的人为管理、施肥、深翻、除草等经营措施的程度不同。不同季节意味着太阳辐射的不同,及其带来的降水、照射量、气候等植物生长外部环境方面的差异。从而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差异。海拔高度、经营水平、季节变化均致使植物枝叶对土壤营养元素的吸收产生差异。从而产生了植物枝叶营养元素含量的海拔、季节变化。以福建建阳毛竹、锥栗、油茶、油桐等4种经济林为对象,通过对植物和土壤进行叶片SPAD值、碳氮磷的变化研究,分析海拔、经营水平、季节变化规律,树种、枝叶养分含量、再吸收率差异比较,同时分析元素差异性、相关性。探讨变化因子对四种经济林的养分含量影响,从而揭示四种经济林枝叶碳氮磷元素含量及其再吸收率的变化规律,探求其形成机制。4种经济林中油茶常绿树种叶片SPAD值最高(油茶叶片SPAD值320.59>毛竹216.822)。海拔、经营水平、季节上的SPAD值差异均显著,其和经营水平、季节有显著相关性。太阳辐射、季节成为影响叶片SPAD值改变的主要因素。植物碳含量表现衰老枝、成熟枝大于叶片(毛竹四个季节总量:枯枝5927.408 g/kg、成枝5567.676g/kg大于叶片5521.12g/kg ),氮磷含量则表现为叶(134.1097g/kg)>活枝(49.66415g/kg)>枯枝(41.41818g/kg)。叶片中氮含量高,枝中磷含量低。毛竹(5567.676g/kg)、油茶(5234.439 g/kg)常绿树种碳含量高于落叶树种的锥栗(4404.095 g/kg)、油桐(5081.803g/kg),氮磷含量则为落叶林大于常绿林。植物养分含量有很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季节因子有显著相关性。部分元素和海拔、经营水平相关显著。土壤碳含量亦是常绿林高于落叶林(毛竹3685.527 g/kg、油茶2649.268g/kg >锥栗1933.223g/kg、油桐2097.998g/kg)。全氮含量树种间比较表现为:阔叶林(油桐土壤三个季节总量416.9684g/kg)>竹林(毛竹304.0417g/kg)>灌丛。土壤碳氮磷含量和季节变化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海拔变化和土壤氮含量高低间有显著相关性。4种经济林的枝叶和土壤对碳氮磷的再吸收高低为:碳〉氮〉磷。枝叶对氮含量吸收最强,土壤则对碳磷吸收较好。四种经济林的三个元素再吸收率有正有负。总体上磷再吸收率(65.02%)最高,碳再吸收率(22.58%)最低,氮磷再吸收率落叶林高于常绿林。海拔上经济林磷含量再吸收率海拔、季节因素间的差异大多显著,碳氮元素差异部分显著。经营水平上的植物养分再吸收率经营水平、季节因素间的差异大多显著。再吸收率和季节变化间的相关性较强,和海拔、经营水平相关性一般。枝叶元素间相关性不显著,但土壤间正相关显著。从海拔上或经营水平上看分析植物和土壤间元素相关性,表现为部分显著相关。植物和土壤间元素相关性则在土壤养分供给不足时表现为显著相关。而以树种为单位,不进行海拔、经营水平划分,植物和土壤间元素相关性则大多存在显著相关性。植物再吸收率和土壤元素间的相关性大多不显著。
其他文献
【摘要】生物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时所需的生物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观,其理念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实践活动种类繁多,选取涵盖初中生物知识并且能快速吸引学生兴趣的内容,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内容,更能直接的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关键词】生活;实践活动;生物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一种方法,数学思想是人类精神思想文化中的重要智慧结晶,凝结了古人的智慧。是数学的精髓和核心。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良好的数学思想。分析小学数学思想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渗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渗透;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摘要: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我们可以通过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只要做好”明确要求,作好操作准备”,“动手操作,充分感知表象”、”動口表述,加深对知识及操作的理解”、“动脑思考,形成认知结构”这四个步骤,使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摘要: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学习,获得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基础操作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根据课堂的问题情境与教室提供的定向指导,调动学生的手、眼、口、耳等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己单独或组内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使用学具的教学过程既不是重復已有的认识过程,又不等同于直接向学生传授慨念、公式和法则的传统教法 做好学具操作这个环节,有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职业院校语文教育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生断文识字的层面上,而是要注重将汉语当中的真、善、美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更高程度的道德熏陶和美学感化,所以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师们要格外注重对学生们的情感教学的重要性。本文将在阐述情感教育基本理念的基础上,进而分析情感教育对提升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效果的作用及应用途径。  【关键词】情感教育;职业院校语文;教
【摘要】什么是情境教学,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将课堂的内容实际化,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难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想开展好数学课堂情境化教学,需要数学教师认真思考,开动脑筋了,数学教师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并结合教学的内容,以更真实的情景内容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数学课堂情境化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平时要多想。学习兴趣是开展数学情景教学的重要前提,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内外企业迁移行为可谓风起云涌,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学者的极大关注。企业迁移不仅加强了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和产业格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高等数学在中学数学教学当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大环境下,有效的了解中学数学教学中高等数学的应用现状以及原因,对中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中学数学教学中高等数学的应用现状及原因做简要的分析,目的在于提升中学数学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高等数学;现状;原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摘要: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核心。较强的思维能力,对智力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良好的思維品质,才能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小学数学对思维能力有很大要求,如何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就成了很重要的话题。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江华瑶族自治县矿产资源丰富,长期的矿产开发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得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凸显。论文以江华县为研究区域,通过样品采集和测定,分析全县、不同乡镇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并对比农区与林区、水田与旱地以及不同污染源土壤之间的元素含量特征;在ArcGIS支持下生成元素空间分布图,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潜在风险等级进行评价,以期为开展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