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氮磷相关论文
【目的】探索小流域尺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SOC)、氮(N)、磷(P)含量、储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以期为研究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
为阐明黑土稻作碳氮磷吸收累积分配对水氮耦合模式的响应机制并解析氮磷养分限制状况,设置常规淹灌(F)、浅湿灌溉(S)和控制灌溉(C)3种灌溉......
氮(N)是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重要限制因子,大气N沉降的增加将会对植物的化学元素含量和生物量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凋落物的化......
为明确侵蚀环境中长期施用化肥条件下农田土壤养分积累特征及其对流域面源污染的潜在威胁。在高塬沟壑区,分别采集塬面—坡地—沟道......
拉鲁湿地作为西藏高寒湿地比一般湿地更具有特殊经济、社会、保护功能。基于拉鲁湿地三期修复工程需要,本文以拉鲁湿地为对象,分别......
底泥是湖泊湿地营养元素及重金属的蓄积库,深刻影响着湿地植物生长发育,同时也可能是湿地碳氮磷污染以及重金属污染的内源。本研究......
为阐明湖滨湿地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与湿地淹水之间的差异响应,进行了不同水位(0、7、15 cm)及窄叶香蒲不同生长时期(生长初期......
摘要 在闽西山区九龙江流域,以河岸缓冲带植物杂交狼尾草、红花檵木、红叶石楠为研究对象,分析茎、叶中碳、氮、磷的生态化学计量特......
生态系统元素平衡是当前全球变化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热点。为了解内蒙古大兴安岭不同林龄阶段兴安落叶松林各器官和土......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是人为建造的用于污水处理的生态系统,目前水生植物凋落物被认为是影响湿地堵塞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香蒲(Tphaa......
[目的]探究岩溶区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分异格局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规律,为揭示岩溶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的养分循环......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坡耕地,以往研究多关注水蚀而忽略了耕作侵蚀的存在。为印证并定量描述该区耕作侵蚀速率及其效应:首先......
双SBR是将厌氧/缺氧间歇反应器(A2-SBR)与具有硝化作用的SBR反应器(O-SBR)联合使用,进行脱氮除磷的工艺。该工艺充分利用反硝化聚磷......
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使生活污水的C/N比呈现出不断降低的趋势。由于碳源的缺乏,这种低C/N比生活污水给常规的生物脱氮技术带来了挑战......
为探讨盐分环境下,磁化作用对土壤和植株养分特征的影响,以欧美杨Ⅰ-107为试材,采用磁化和非磁化微咸水灌溉处理,通过对土壤和植物......
摘 要:为了解三明不同树种林下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以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福建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同质园试验地......
为了解群落水平下荒漠河岸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灌丛的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黑河下游荒漠河岸3800 ......
为了研究养殖海带的生态环境效应,通过南日岛海带养殖区现场测量和取样,分析了海带的生长速率,组织C、N、P含量和元素比值,以及养......
以4个不同林龄(3 a、14 a、21 a和46 a)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0~5、5~10、10~20、20~40 cm 4个土层进行取样,测定土壤有机碳、全氮......
利用吉林西部草地不同退化演替阶段中,羊草不同器官(根茎叶)生物量和各器官中C、N、P元素的数据,采用简化主轴回归方法验证生长率假说,......
在太湖藻型湖区和草型湖区分别采集水环境和各营养级生物样品,利用生态化学计量分析方法,检测2个湖区水环境及食物网各组分的碳、......
于植物生长旺盛期(4月份)在南昌市艾溪湖湿地公园采集24种水生园林植物样品,测定叶片碳氮磷含量,探讨其化学计量比及相关性,为城市......
拉鲁湿地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城市天然湿地,为研究其沉积物污染的变化规律,于2018年12月(枯水期)和2019年5月(丰水期)分别......
为科学有效地保护梵净山珙桐和冷杉,保障梵净山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稳定梵净山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以梵净山典型珍稀植物梵净山......
研究2011、2015年海南吊罗山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全氮、全磷分布规律、储量动态变化,可为指导森林保护、土壤改良提供依据,同......
为了厘清湿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和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以滇东南典型岩溶流域普者黑为研究对象,将岩溶湿地划分为河流湿地、......
为探究不同封育年限下植被功能群、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变化规律,对封育0a(En0,对照)、3a(En3)、5a(En5)、8a(En8)的沙质荒漠草地......
全球范围内的氮沉降增加改变了生态系统氮(N)素循环过程,由此带来的生态学效应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以昆仑山高山草地生态系统2......
为探究不同水生植物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随季节的变化特征,本研究以上海金泽水库库区四种典型挺水植物旱伞草(C......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0-20cm)及湖泊底泥中土壤有机碳、全氮、总磷、有效磷、碱解氮含量特征,结合不同季节对......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研究植物-土壤相互作用与从元素计量的角度分析生物地球化学元素区域循环规律的新思路,是当前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
为探究梵净山冷杉和珙桐土壤中碳、氮、磷含量的丰缺现状及主要限制因子,促进梵净山冷杉与珙桐的立地研究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调发......
为揭示黄土高原典型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叶片与土壤碳(C)、氮(N)、磷(P)元素变化特征及其交互作用,以延安庙咀沟流域恢复20—40......
为了探究不同年限撂荒梯田对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宁南山区撂荒梯田的管理利用和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选择......
碳(C)、氮(N)、磷(P)生态计量化学为研究作物-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及其能量流动提供了崭新视角,研究生物质炭配施不同用量氮肥下小麦C、......
为探明安新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碳氮磷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裸地、水田、水浇地、林地和芦苇地5种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为研......
【目的】对森林土壤碳氮磷特征及其与凋落物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为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赣南天然马尾松......
【目的】探究岩溶区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分异格局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规律,为揭示岩溶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的养分循......
以青藏高原东部山地草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0—30 cm土壤层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化学计量特征,并探讨其与纬度、海拔、年......
【目的】本研究以达拉特旗南部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
为探究不同林龄农田防护林土壤水分养分状况的变化,评价农田防护林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齐齐哈尔市拜泉县不同林龄LA(26 a)、MA(31......
通过连续1a的N添加(0(对照)、低N、中N、高N)人工受控试验,探讨了N供给改变对华润楠苗木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