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者,国之重也。”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非常规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的当今背景下,研究成品粮储备与应急供应尤其重要。从我国粮食储备来看,当前储备多为原粮,一旦遇到突发事件,从原粮转化为成品粮尚需时间和转化条件,只有建立起成品粮应急供应网络才能完善粮食应急体系,增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调控能力。但是,成品粮应急供应网络是一个包括政府、储备设施、投放网点及多重环境约束条件的复杂网络,储备设施数量、布局对应对突发事件的运作成本与服务水平有极大影响。如果储备设施数量少,储备成本会降低,但会使突发事件应对中的配送成本大幅增加,也会因配送时间长而降低政府应急能力;反之,则储备成本会增加,但应急配送成本却会减少,如何合理确定成品粮储备设施的数量、位置、储备量和服务范围,构建成本低廉、稳健可靠和运作顺畅的成品粮应急供应网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此,论文借鉴选址-库存联合优化的思想,选择成品粮应急供应网络选址-库存联合决策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地方政府构建成品粮应急供应网络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策略。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三大部分:(1)系统分析:对成品粮应急供应网络进行系统分析,明确应急供应网络的基本结构、情景构建和发展现状,提出TER决策框架;(2)模型优化:以TER决策框架为依托,依次研究考虑经济性(Economy)、可靠性(Reliability)和时间性(Timeliness)的成品粮应急供应网络选址-库存联合决策模型,并探索研究多重约束下成品粮应急供应网络选址-库存联合决策指导性模型;(3)实证研究:以常州市为案例,对所构建的成品粮应急供应网络选址-库存模型进行应用研究,并提出研究结论及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突发事件情景构建是地方政府设计成品粮应急供应网络的先导,它能帮助和引导地方政府了解“应什么急”,才能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策略,但目前在粮食应急实践中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2)地方政府在确定成品粮储备设施时,不仅要系统确定成品粮储备的战略布局,还要重点关注成品粮储备过程的管理,同时还必须综合考虑时间性、经济性、可靠性以及多种软硬约束条件,以做出更有效的储备决策;(3)由于成品粮比原粮更容易腐坏,地方政府可以利用企业社会资源和市场渠道进行储备,但需要设计有效的动态轮换模式,以降低成品粮储备的总成本;(4)在选择成品粮储备设施时,应重点权衡候选储备设施是否满足可靠性要求,同时还要与承储企业签订储备契约,以规制成品粮承储企业的储备行为;(5)要合理设定成品粮应急供应网络的服务半径,以确定合理的应急响应时间;(6)多重约束条件下成品粮应急供应网络选址-库存联合决策四步定位法是实施简单、操作性强的选址决策方法。本文的特色与创新在于:(1)将成品粮储备设施选址与储备过程管理进行整合研究,突出时间性、经济性与可靠性等决策要素,提出了成品粮应急供应网络选址-库存联合决策的TER决策框架:(2)基于实地调研、专家访谈、数据统计和典型案例分析,提炼了我国可能面临的4类、12种成品粮应急供应情景;(3)构建了不同决策准则下成品粮应急供应网络选址-库存联合决策模型,包括分别考虑经济性、可靠性和时间性的成品粮应急供应网络选址-库存联合决策模型;综合考虑软、硬约束以及决策者特点等多重约束的成品粮应急供应网络选址-库存决策指导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