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产妇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湖北医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ACY10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人们普遍认为分娩是女性的自然生物学本能,且于其而言是一件幸福的事,通常会引起积极的心理反应,但忽略了分娩作为一种特殊创伤,如果应对不当可能导致产后抑郁、产后精神障碍等心理问题的产生。近年来,从分娩创伤视角关注孕产妇的社会心理需求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P-PTSD)越发受到临床重视。PP-PTSD作为创伤分娩产妇心理失调的典型代表,会损害产妇与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社会功能,帮助产妇应对P P-PTSD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成为研究重点。我国产妇基数大,以及“三孩政策”出台导致的高危孕产妇数量增加,使得遭受PP-PTSD风险的产妇数量不断增加,关注我国产妇PP-PTSD意义重大。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我国产妇PP-PTSD现状和影响因素,就产妇PPPTSD的潜在类别特征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产妇PP-PTSD与心理韧性和亲密关系满意度(IRS)的关系。通过中介效应分析IRS在产妇心理韧性与PPPTSD关系间的作用,以揭示心理韧性对PP-PTSD的影响途径,为构建基于心理韧性的产妇PP-PTSD干预方案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3月—2021年6月对湖北省十堰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所二级甲等医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所产后照护中心中的产妇进行横断面调查。运用自编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亲密指数质量量表(QRI)、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CD-RISC-10)和城市分娩创伤量表(Bi TS)作为调查工具,共回收有效问卷530份。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使用Mplus 8.7拟合产妇PP-PTSD潜在类别,运用SPSS25.0分析不同潜在类别的表现特征,并通过三步回归法建立中介模型,最后借助PROCESS插件中的Bootstrap方法对产妇IRS在心理韧性与PPPTSD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具体的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潜在剖面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Bootstrap法检验分析。结果:1.本研究中变量间的关系受到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较小。2.产妇PP-PTSD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总体产妇PP-PTSD得分为0~57(14.97±12.34)分,分娩相关症状维度总得分为6.13±6.3分,其中闯入性回忆3.59±3.51分,回避症状2.54±3.32分,一般症状维度总得分为8.84±7.4分,其中消极认知和情绪4.04±3.98分,过度警觉4.80±3.93分,具体的症状分型中回避症状得分最低,过度警觉症状得分最高。心理韧性得分为7~40(25.71±6.76)分,产妇IRS得分为20~42(32.29±4.98)分。多元回归显示:不同婚姻状况、婚育间隔、与孩子第二主要照护者的关系、单/多胎妊娠、受孕方式、产次、新生儿是否送ICU治疗、心理韧性和IRS是是产妇PP-PTSD的影响因素,可共同解释产妇PP-PTSD57.5%的变异。3.不同潜在类别产妇PP-PTSD的影响因素分析:产妇PP-PTSD可分为“低水平型”(占59.3%)、“中水平型”(占31.1%)和“高水平型”(占9.7%)三个潜在类别,在“低水平型”产妇中,最终有心理韧性、IRS及是否经历重大创伤事件3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产妇PP-PTSD的19.9%的变异;在“中PP-PTSD水平型”产妇中,最终有心理韧性、新生儿送ICU治疗及IRS 3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产妇PP-PTSD的21.8%的变异;在“高水平型”产妇中,最终有IRS、是否独生、婚姻状况及心理韧性4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产妇PPPTSD的59.0%的变异。4.产妇PP-PTSD与心理韧性、IRS的关系分析:不同潜在类别间的得分状况存在差异,产妇PP-PTSD、心理韧性和IRS均存在两两相关的关系,且心理韧性和IRS均可负向预测产妇的PP-PTSD水平,心理韧性还可以通过IRS进一步降低产妇PP-PTSD水平,IRS在心理韧性和PP-PTSD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6%、9.15%、9.98%、29.73%。结论:1.中文版Bi TS在对我国产妇的调查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适用性,该测量工具为我国广泛开展PP-PTSD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2.我国产妇PP-PTSD平均水平高于国外同类人群,且一般症状水平明显高于分娩相关症状,即一般症状对我国产妇PP-PTSD水平的预测作用更为显著,提示关注并治疗产妇一般症状可有效降低产妇PP-PTSD水平。3.产妇PP-PTSD的分类特征较为明显,可分为“低水平型”、“中水平型”及“高水平型”3个潜在类别,且“低水平型”产妇在我国产妇中占比最大,“高水平型”产妇占比最小。4.产妇IRS在心理韧性和PP-PTSD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中介作用随着PPPTSD水平的增高而逐渐增大。提示对PP-PTSD水平越高的产妇更应注重对IRS的干预。
其他文献
<正>学校体育肩负着振兴民族希望,实现健康中国的重任。体育教师责无旁贷,任重道远。学生连续上十几年的体育课,体质健康却仍令人十分担忧,甚至出现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可见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亟待提高,除加大新课改培训,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外,还需要静下心来,研究、探讨教材和教法,开展创造性工作。如今学生的学习压力大,体育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在有效的体育
期刊
侗族大歌被誉为“天籁之音”、“擦过古梦边缘的旋律”,它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有着悠久的历史,2009年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智慧结晶、语言结晶。它不止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在凝聚族群向心力、传承侗族文化及精神上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文化迅速涌入广大农村,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由于侗族大歌没有文字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目光长远,促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运动品质。教师要采用深度激励的方式促使学生体验肌体的变化,并在竞争中感受激情,要结合生物学知识,融合游戏,促使学生纠正错误的动作,还要引导学生积极配合,在集体运动中明确自己的角色,执行更高效的战术,从而提升团队意识。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运动素养,让他们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基于虚拟电阻的有源阻尼谐振抑制策略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并网逆变器中,该方法对一定频率范围内的谐振抑制效果明显。然而,在实际风电场中,由于同时存在单机和多机谐振的风险,谐振频率跨度较大,很可能超出有源阻尼有效频率范围,进而加剧谐振。为了确保谐振点都在有源阻尼有效频率范围内,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前滞后环节的频带扩展方法,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有源阻尼在有效频率边界处对谐振的阻尼作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历史的演进中孕育出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被誉为中国国粹的京剧正是传统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在与合唱技法的融合中诞生了一批现代京剧合唱作品。现代京剧合唱作品的出现不仅使合唱的风格与内容得到发展,同时也使得大众接触京剧艺术有了新的渠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音乐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戏曲传承发
阐述了我国“双碳”目标下供热专项规划的编制目标,依照某保护开发区镇区供热专项规划编制方案,对当地能源、热源、热网规划编制进行了分析探讨,确定了因地制宜的清洁能源规划思路和编制方向,为今后在国家“双碳”发展目标下编制新的城镇供热专项规划提供参考。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而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油气资源的支持。如今,为避免油气资源的浪费,防止油气储运项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有必要确保油气资源的储运安全。因此,妥善管理和维护油气储运设施将使中国的能源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一般来说,油气储运设备管理存在安全和质量问题,给油气储运工程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应予以高度重视。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是江西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总结江西农村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水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目标及需求。总结提炼了江西水生态文明村应用技术,并进行了梳理与体系构建。以期为水生态文明村建设实践中因地制宜、因水制宜、量水而行的选择相关工艺提供依据,旨在解决农村基层一线人员参与水生态村建设的技术需求,为江西省水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规范化提供支撑。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内容相对抽象,聚焦于微观世界,同时,该模块在以往的化学教学中开设比例相对较低。面对新时代中学生的成长需要,面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迫切需求,面对新的高考改革形势,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这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通过问题引领的方法来驱动学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
目的 研究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butyl alcohol extract of Baitouweng Decoction,BAEB)对白念珠菌异常定植下的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以及对Dectin-1/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