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生产性启动与运行特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lh6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nternal Circulation Reactor,简称IC)是在UASB反应器基础上开发成功的第三代超高效厌氧反应器,具有占地面积小、高径比大、有机负荷高、出水稳定和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等特点。本文以某企业的酒精和淀粉生产废水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国内大量文献,对酒精及淀粉生产工艺、混合废水的特点和该种废水的国内外处理概况做了简要论述,对厌氧消化技术及其理论和IC反应器做了简要的分析。本文重点研究了IC反应器处理酒精及淀粉工业混合废水的生产性启动规律。根据IC反应器中有机物的降解和细胞的合成关系,建立了进料有机负荷模型Mn=M1×(1+k)n-1,并根据该模型制定了进料负荷方案。接种污泥为郑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消化污泥,接种后IC反应器的总固体浓度为20g/L,污泥浓度(MLVSS)为10g/L。本文分析了导致IC反应器酸化的原因,并对反应器酸化后的恢复措施进行了探讨;研究了温度及温度波动、有机负荷、pH值及VFA的变化以及水力停留时间(HRT)等因素对IC反应器去除率的影响,IC反应器的运行特性和污泥颗粒化过程,并对其做了显微镜观察。2006年11月开始对IC反应器进行启动研究,至2007年2月份结束,历时105天。IC反应器的启动过程采用3个主要阶段进行:(1)1-5周,采用较低浓度(5000mg/L)进水且保持进水浓度不变;(2)6-10周,采用较高浓度(8000mg/L)进水且保持进水浓度不变;(3)11-15周,采用生产产生的原污水进水。整个过程采用间歇脉冲方式进水,进料时间分布为9、13、17、21点,进料流速为40m3/h,通过pH值、出水COD浓度、VFA浓度、SS浓度、温度和产气情况等条件对调试过程进行控制。如果各项指标正常,则按照进料负荷方案提高进水量和容积负荷。最后,IC反应器COD去除率稳定在95%以上,并在反应器内部形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沉淀性能良好,粒径为1-4mm的颗粒污泥。说明IC反应器已成功启动。IC反应器具有能耗小,占地省等特点,其正常运行之后不仅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为该企业废水顺利达标提供有力的保证,而且为该厂的废水处理节省了大量的能耗费用和基建投资,同时反应器所产生的沼气还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说IC反应器是一种高技术的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应用能力,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环戊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材料,其硫化物含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市场价值.想要提升环戊烷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两种,分别为化学脱硫法(如加氢脱硫、氧
个性化教育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语文课程改革新的价值取向.我国当今的语文课程存在着种种弊端,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新课程要树立个性化教育理念,必须关注每个学生
以粉煤灰、生石灰、水泥和陶粒等为原料,采用磨细和煅烧后的废弃加气混凝土砌块磨细后的粉体部分替代粉煤灰来制备陶粒加气混凝土,通过XRD和SEM等方法研究不同煅烧温度对废弃砌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温状态下猪发生热应激反应的机理,并通过观察饲粮添加薄荷提取物对猪生产性能、生理生化反应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影响,探讨其作用规律与调控机制,为进一步开发具有
县域义务教育农村师资建设正在由“有充足的教师”向“有充足的好教师”转变。在“国标、省考、县聘、校用”师资管理与使用的政策框架下,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留住优秀教师,以
报纸
第一部分冠心病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目的:观察冠心病(CAD)患者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患病率,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冠状
本文以聚乙烯亚胺(PEI)为原料,采用叔胺化与季铵化两步高分子反应过程,制备了季铵化的聚乙烯亚胺(QPEI),考察了各种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规律;通过紫外吸收光谱与红外光谱对
本研究于2005~2006年在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进行,利用该所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田,以太湖地区典型的早熟晚粳品种T118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不同肥料组合处理下土壤生境的差异性,
对价值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话,必然会涉及到主客体问题。教育理论界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客体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而关于课堂教学的价值思考又因其教育功能、教育对象等的复杂性
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文学的功利性、实用性特征比较明显,打破了以往文学的精英化传统,呈现出了一种逐渐走向大众化、政治化的趋势。研究现代中国文艺大众化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