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INS组合导航抗欺骗性干扰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phib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化战争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战场将是一个快速变化的、复杂的和不确定的环境,未来的军事斗争也将面临更大的不可预估的危险。而无人系统技术在机动性、快速性、持久性及降低生命危险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面向无人系统应用背景,针对卫星导航终端极易受到外界干扰,从欺骗性干扰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GNSS/INS组合导航抗欺骗性干扰关键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根据欺骗性干扰的原理和特点,基于紧耦合系统模型,研究了基于序贯的紧耦合抗欺骗干扰滤波算法。在此基础上,从信息补偿的角度,引入渐消因子滤波理论,从而研究了基于序贯的中序渐消因子紧耦合抗欺骗干扰滤波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均能有效检测并剔除受干扰卫星,使导航精度依然能满足定位要求;但相较于前者,改进后的算法一定程度上修复了因受干扰卫星被完全剔除所损失的精度,抗干扰效果更显著。2.根据基于序贯的紧耦合抗欺骗干扰滤波原理,引入“对观测残差分段”的思想,研究了基于序贯的三段加权紧耦合抗欺骗干扰滤波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于两段降权因子法构造膨胀因子的相关观测抗差估计滤波,改进后的算法由于增加了对拒绝区的处理,同时兼顾了接受区和怀疑区的处理,所以导航精度有较大改善,抗欺骗干扰效果更显著。3.结合前两种改进算法的特点,研究了GNSS/INS紧耦合抗欺骗干扰综合滤波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受强欺骗性干扰后的组合导航系统,通过抗欺骗干扰综合滤波后基本能恢复到受干扰前的精度,抗欺骗效果显著。4.进行了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首先,从减小体积、降低功耗和提高实时性角度出发,设计了组合导航系统双CPU总体结构方案;然后,基于Zynq-7000全可编程平台,搭建了组合导航系统硬件环境。最后,基于uC/OS-III多任务调度原理,进行了合理的多任务、任务优先级以及任务间同步机制设计;并基于对组合导航滤波器内数据交换的分析,通过设置消息队列实现了任务间通信,且在保证数据一致性的同时,避免了“死锁”问题的出现。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有较高精度的组合导航结果输出,系统软硬件各功能模块能高效、可靠运行;该系统作为前期研究,为下一步的GNSS/INS紧耦合抗欺骗干扰系统的工程实现,奠定了软硬件平台的基础。
其他文献
硅微陀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价格便宜等优点,适用于需求量大、追求低成本的场合,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硅微陀螺的精度仍较低,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论
事件触发控制是反馈环节达到一定的事先设置的触发条件才进行信息交换的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协议,它可以在不影响整个控制系统稳定性,保证某方面性能的前提下,减少反馈回路的传
烟气、废液、污水等的排放严重污染大气和水资源,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在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推动下,企业对环保工作越来越予以重视,环境保护将是21世纪的最大课题。空气和水的污染要得到控制,必须加强管理,而管理的基础是污染量的定量控制。废液、污水排放到江河湖泊,使水资源遭到破坏,本来已经很紧张的水资源更是雪上加霜,排放量控制管理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废液、污水的流
在无损检测中,对于金属板材或者金属设备的厚度测量,由于测量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测量方法在某些场合很难达到理想的测量效果。涡流无损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非接触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金属厚度检测。它的原理是当载有交变电流的检测线圈靠近金属导体时,在导体中产生涡流,该涡流又影响原线圈磁场,使得线圈的感应电压发生变化,通过分析线圈阻抗或感应电压的变化来获得被测导体的信息。脉冲涡流(PEC)检测技术作
模糊PID控制系统是智能控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模仿人的控制经验且不依赖于控制对象的模型,在工业控制中有广泛的应用。隶属度函数的细化和控制规则的选择是获得较高控
DMB—T系统中采用的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扩频工作方式,而PN码同步是接收端能否正确解扩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一般包括捕获、跟踪以及载波同步三个步骤,捕获是整个同步
电磁感应加热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加热技术,它较目前电热丝加热技术、远红外线加热技术、微波加热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电磁炉利用电磁感应加热技术,以其节能,高效,环保的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研究如何降低燃料消耗,是耐火材料工业的一项紧迫任务。隧道窑是一种常用的生产耐火材料的设备,该设备通过燃料的燃烧,将耐火制品加热
数字图象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研究领域,目前正广泛地应用于民用及军用等许多方面。自动目标跟踪技术是该领域非常活跃的课题之一。本文针对项目需求,研究
由于多媒体应用的不断出现,本文对现有的多媒体拥塞控制机制进行了详细研究。目前多媒体拥塞控制机制主要分为两种:基于窗口的拥塞控制机制和基于速率的拥塞控制机制。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