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隐喻视角的政治隐喻研究 ——以《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7-2019)》为例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j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思考和行为的方式基本上都是隐喻的。政治话语中也蕴含着丰富的隐喻,学者对于政治隐喻的研究也与日俱增。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政治隐喻进行了研究,但大多数集中于对国外政治语篇、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分析,以地方政府报告为研究的极少,特别是对《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隐喻的研究。由于《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是民众了解重庆市和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尝试在概念整合理论基础上融合积极隐喻分析,构建CBS模型,对《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隐喻添加社会、文化方面的阐述,通过识别隐喻性词汇单位中的固定角色和关系以确定故事线来组建各隐喻场景,并展开政治隐喻功能分析以揭示语篇背后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理念。该研究尝试从语言学角度帮助人们更好地解读《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7-2019)》为语料(摘自重庆市人民政府网),建立一个包含53623个汉字的封闭语料库。本研究以CBS模型为理论基础,识别并分析语料中的隐喻得出:该语料库主要包含八类隐喻,根据其故事线分别组建了八个隐喻场景:泛劳动隐喻场景、建造隐喻场景、战争隐喻场景、有机体隐喻场景、生产隐喻场景、旅行隐喻场景、机器隐喻场景和家庭隐喻场景。《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八类隐喻场景的凸显与重庆历史文化和执政党意识形态密切相关,是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在隐喻表达中的缩影,既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性,其中的传播和移情等功能使民众清晰地认识到重庆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城市,重庆人民是勤劳向上的,在中国共产党和重庆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重庆人民更能够攻克重重难关,携手共建美好家园。基于CBS模型对《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概念隐喻的分析填补了前人研究中所忽略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因素,以此帮助民众更好地理解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传达的政治理念,同时还可以促进外地人口对重庆,对中国的认识,在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合作中起一个桥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翻译项目的原文摘自理查德·鲍德温编著的《全球化机器人剧变:全球化、机器人以及未来的工作》第三章“第二次大转型:从事物到思想”。该章从经济学角度讲述了全球化机器人剧变给不同行业带来的影响,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新科技的利弊。根据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原文为信息型文本,强调信息的准确传递,因此译者以“交际翻译”原则为指导,注重译文的可读性。原文中,作者使用了许多复合词来表示某一现象或概念,从而使原文
翻译项目原文来源于西蒙·曼森所编的《精灵之声:普尔曼谈创作》第二章,曼森在这本书里整理了菲利普·普尔曼关于故事写作的一些观点。源文本主要讲述了普尔曼写作时的一些观点和想法。原文的语言平实质朴,夹杂着一些长难句。菲利普为了让读者接受并采用自己的观点来写作,引用了许多文学作品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根据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原文可以看作是劝导型文本。由此,译者认为目标读者的接受程度在翻译中非常重要,为了翻译出
本翻译项目原文来自于阿里耶·萨波斯尼克教授所著的《成为希伯来人:犹太文化在奥斯曼巴勒斯坦的重生》。原文旨在通过探究希伯来语与新犹太人之间的关系,解释以色列从伊休夫建立到建国的过程当中文化起到的重要作用。根据奈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原文包含许多历史、文化领域相关术语,行文流畅、目的明确,属于信息型文本。文本类型理论认为信息型文本以传递信息为主,译者以此为指导,通过卡特福德的转换理论来解决具体的翻译问题。
房地产在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三次较大的变革,如今房地产行业已经趋于成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房地产企业由原来的粗放型转向集约化,除了不断深挖房地产功能,还需将战场转向各自企业的品牌打造。与此同时,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申报世界遗产热情的高涨,媒介对大型考古发掘的现场报道,文化遗产己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热议的话题。如何将文化遗产与房地产结合,各取所需博采众长呢?本文将以20
本文主要以中文歌曲为研究载体,以语言理论和音乐理论、歌曲和课堂的相关性为依托,在梳理之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研究中文歌曲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实践教学,把中文歌曲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发现这一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可以更有效地掌握要学习的内容,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化内容。本文选取的选歌都是通过学生推荐的当下流行的歌曲,分为不同类型,意在直观感
近些年来,我国互联网的前进脚步越来越快,网络环境的变化日新月异,网络舆论发酵的程度也越来越大。网络舆论汇集的是广大民众的意见和看法,是他们自由发表言论的中心,所以对网络安全的维护、重大事情的处理工作有很大的参考作用。微博意见领袖作为信息传递的中间枢纽,在网络舆论生长全部周期内,包括产生、发展和消退等进程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他们有一定的能力可以引导舆论发展的方向,并且不同领域的微博意见领袖对于舆论的
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石黑一雄对社会文明发展下个体的生存境况给予深刻探究。本文拟以路易斯·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传唤理论为指导,研究石黑一雄的两部代表作——《上海孤儿》和《别让我走》——中以家庭和学校为主要方式的意识形态对个人的询唤及影响,从而论证这样一个核心思想:石黑一雄在其作品里提醒了读者关于西方意识形态中可能存在的虚伪性及欺骗性,对普通大众的人文主义关怀始终是他作品的宗旨。本文由三部分构
外来词是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借来的词,外来词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和社会现象。外来词是英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应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认知痕迹和结果。本文从社会因素和语言内部变化两个方面对英语中的日语外来词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此外,本文还着重分析了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通过这样从整体上对外来词进行描写和分析,旨在更好地理解外来词。国内外的学者们从对比语言学、词汇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
上行污名主要以阶层或者说社会地位、社会声望为特征,污名的施受双方社会地位具有相对差距,是自下而上的一个污名过程。新媒体的发展,为公众开辟了一个新的虚拟交往空间和文化场域,并因此催生出诸多新的文化现象。在自媒体环境下,个体的话语权逐渐得以实现与重视,在互联网较为自由开放的话语场域,形成了多元化的污名形态和模式。在社会现代化和网络信息化背景下,上行污名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反映出一系列社会结构转型、社会资
在大众文化中,迷群文化一直是其中最具社会性的文化之一。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中,传统迷群文化中的单向迷恋关系逐渐转变为双向的利益互通关系,而随着粉丝话语权和选择权的不断提升,“脱粉”行为成为粉丝社群内常见的粉丝行为之一,其出现代表了以情感联结为基础的“迷”关系是可以被消解的。因此,本文希望能够梳理出“脱粉”行为的发生机制,通过以约翰·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以及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论为理论基础,尝试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