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作为重要的社会经济资源和生态资源,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土地的利用不再是单纯为人类发展提供食物,而要满足日益增加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需求,土地利用功能逐渐多样化,土地利用功能的多样性直接影响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影响着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大部分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落后,社区居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土地利用与其他区域相比,更加独特与敏感。本文根据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自然资源禀赋、社区生计和土地利用情况研究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对指导保护区社区土地实际利用,提升土地利用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实地调查、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与生态服务功能三个方面对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发展现状,总结出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特征。根据已有研究,运用经济贴现、收益还原等估算方法建立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土地利用多功能价值估算方法,分析不同功能间的关系及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对保护区生态的影响,并以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为例,进行案例分析论证。最后,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在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这一特殊区域,土地利用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与普通区域无明显差别,但其生态服务功能较为特殊。土地利用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农业种植、林业采集、畜牧业养殖、渔业和旅游业几个方面;土地利用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稳定价值中的粮食保障,基本保障价值中的养老保障、就业保障方面,生态服务功能除提供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文调节、保持土壤、废物处理、维持生物多样性、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美学景观功能外,还体现在物种保护与恢复、外来入侵物种、农业生产资料3个方面。(2)文章参考已有的土地利用多功能价值估算方法,根据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特征,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于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土地利用功能价值的估算方法。在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土地利用功能价值估算中,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价值可以参照普通区域的估算方法,但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估算方法需针对保护区周边社区这一特殊区域进行改善。经济功能价值指标涉及种植业、采集业、养殖业、渔业以及旅游业5个方面,使用收益还原法进行估算;社会功能价值的估算涉及养老保障功能、就业保障功能以及社会稳定功能3个方面;生态服务功能需进行系数修订,同时考虑保护区周边社区对物种保护与恢复的投入、农业生产资料和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损失。(3)相对普遍的观点认为,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生态会有相应的破坏,但在保护区周边社区这一特殊区域,案例研究所反映出的是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协同发展,同时,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功能的发展并不矛盾,因此,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可以根据土地利用功能的相关特征,采取相应发展措施,实现土地利用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