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城市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研究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21843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进,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逐渐成熟,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多领域、多行业、多区域的融合发展,使得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改变了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对劳动力供给产生了深远影响。城市作为人口密集区,吸引了大量劳动力聚集,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城市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尤为突出。如何处理好数字经济与城市劳动力供给之间的关系,引导城市劳动力合理流动,保障和稳定城市劳动力供给,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尝试以流动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适龄劳动人口为研究主体,根据这一规模庞大的劳动力群体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是否留城的选择,考察数字经济对于城市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具体地,从就业环境、经济收入、公共服务、社会资本4个方面,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城市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路径。通过有序probit模型,从微观层面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市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同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数字经济影响城市劳动力供给的作用机制和有效路径。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区域、城市劳动力流动时长和雇佣特征的不同,对数字经济对城市劳动力供给影响的异质性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会吸引劳动人口向城市流动或定居,对城市劳动力供给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更换模型、排除异常值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城市劳动力供给的正向激励主要通过降低劳动力就业难度而改善其就业环境、提高劳动力收入水平的方式实现。当前数字经济也会放大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灵活性和弹性不足的缺陷,削弱社会关系强度和固化社交圈层,形成对城市劳动力供给的负向激励,这是后续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加以重视和完善的方面。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劳动力供给具有促进作用,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抑制了城市劳动力供给;数字经济对长期流动和自营劳动者群体的激励效果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引导城市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了参考。首先,要提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质增效,不断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劳动力供给的促进作用。其次,要借助数字化技术的深入应用来改善城市劳动力就业环境,提高城市劳动力整体收入,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灵活性,以信息化工具的有效使用帮助城市劳动力提升社会资本水平,激励并稳定城市劳动力供给。第三,对于不同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要因地制宜,东部地区要维持数字经济的先发优势吸引优质劳动力;中部地区要在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注意将传统产业技能人才培训与数字化技能提升相结合,减轻数字技术应用对传统劳动力就业的冲击;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政策红利培育高水平城市,激发中低水平城市发展活力,提高对高技能劳动力的吸引力;东北地区可以借助政策红利和现有基础,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增加并稳定城市劳动力供给。第四,可以优先考虑推动长期流动和自营劳动者群体在城市工作定居,分批次引导城市劳动力流动。
其他文献
视译作为翻译研究中的一大分支,目前多数研究仍主要聚焦于视译过程中的具体翻译策略,而鲜少从视译原文本入手。本文作者结合自身英汉视译学习的经历,从英汉视译中的原文本一环出发,着重探析原文本中英语介词的特性,并对其在英汉视译过程中与译员口译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在英汉视译过程中,不同于与中文对等性更强的名词、形容词、动词等,英语介词的翻译时常更为棘手。由于英语介词用法灵活,词义多样,英汉语言具有明显的差异
学位
史铁生作为当代作家中独树一帜的存在,其独特的生命历程,使他一直游离于时代边缘,力求通过写作挖掘内心、思索疑难,探寻人类永恒的精神信念。他的作品因其深远的哲思意蕴和独特的创作手法,引来不少研究者通过文本解读的方法,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创作观念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虽日趋广泛细致,但大多缺少史实依据,材料视野狭窄,缺乏对史铁生书信的研究,难以还原全面立体的史铁生形象。书信作为交流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载体,具有
学位
学业情绪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化学实验具有趣味性强、贴近生活等特点,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经常表现出积极的情绪体验。与此同时,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会给学生带来消极的情绪体验。基于国内外文献和访谈文本,本研究首先归纳出化学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学业情绪种类,并初步编制调查问卷,利用AMOS软件对问卷进行拟合修订,得到信效度良好的《中学生化学实验学业情绪调查问卷》,并确定问卷
学位
易地扶贫搬迁是把生活在不宜居地区的贫困群众搬迁到城镇或新建的集中安置社区中,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是同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社会搬迁、社会改造和社会整合的系统性工程。进入2020年,全国“搬得出”任务已完成,数量庞大的安置社区建设和配套公共空间生产是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重点。社区公共空间是兼具社会性、政治性和经济性的多元场域,为移民的公共生活、社会交往、认同建构提供平台
学位
2015年蔡金法等人曾对问题提出研究作了全面的综述,并论述了“问题提出活动怎样才能融入数学课程中”这一问题,国内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认可问题提出教学在课堂中的重要地位,但是问题提出教学融入中学数学课堂仍存在多方面的制约,因此,对问题提出教学案例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阅读文献对学生问题提出能力与问题提出教学的困境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为了帮助问题提出教学更好的融入中学数学课堂,对天津某中学的
学位
数学教师支持感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察觉到的数学教师对学习者的支持,包括自主支持、认知支持和情感支持三个方面。数学自我效能感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于自己能否成功解决数学问题、完成与数学有关任务能力的自信程度评价。数学教师支持感和数学自我效能感对数学学业成绩有较大影响,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分析探究高中生数学教师支持感和数学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其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试图通过提升高中生数学教师支
学位
自上世纪末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诞生以来,国内外学者利用语料库技术,从不同角度出发,在翻译共性、翻译风格等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针对翻译风格的研究大多将翻译风格与译者风格混为一谈,忽略了原作风格可能对翻译风格产生的影响。近年来,华裔美籍文学凭借其独特的文化身份成为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切入点。华美文学代表作家谭恩美作品众多,其中以《喜福会》最为著名。相关研究或从回译、翻译策略等视角对作品及其
学位
布拉格学派创始人马泰休斯首次提出了主位和述位的概念,在此之后韩礼德等学者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主述位理论,包括主位推进模式。此前的研究表明,主位推进模式对于语篇结构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笔译和口译实践中能够起到指引句子结构展开与构建的作用。在同声传译中,译员很大程度上选择跟随讲者的主位推进模式,在交替传译中,译员有机会选择和调整主位推进模式,从而实现更好的衔接效果。因此研究汉英交替传译中的主位推进模式能够
学位
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更需要通过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已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尽管制造业企业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应用于企业创新,但还是存在创新活力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是企业忽视了创新软环境的重要性。知识型员工具备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是企业创新的中坚力量,他们能否在企业中有效地进行创新活动决定着企业的成败
学位
数学概念是数学的基本单元,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概念的引入作为概念教学的第一步,引入概念的方式不同,会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有偏差,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甚至会影响其数学观,因此选择合适的概念引入方式,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概念学习过程中,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概念教学的重点。主要研究问题有:(1)三种概念引入方式的教学,对学生概念学习质量的影响是否有显著性差异?(2)三种概念引入方式的教学,对不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