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以《解密》英译本的异域之旅为例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c199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家是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曾获“茅盾文学奖”。拥有“中国特情文学之父”和“谍战小说之王”的麦家早几年已然在国内掀起一股“麦旋风”,他的多部作品更是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成为文学研究和大众消费领域均斩获功与名的典型代表。直至2014年,他的长篇小说《解密》翻译并出版,成为又一部成功“走出去”的中国文学作品,麦家才为英美世界所定位为“你尚未知道的全世界最成功的作家”。  反观中国文学在海外的尴尬处境,《解密》的成功译介无疑能为更多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走向海外提供启示。虽然近年来莫言、余华、毕飞宇、苏童等少数当代中国作家开始为西方学界所认识,但输出的作品大多还是出于学术研究的目的,读者多为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研究者和教育机构。麦家作品的商业出版让人思考我们在输出文学作品时应更多地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这也许能从西方“文化转向”后的翻译研究中找到答案。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或多或少会受到文化、政治、社会、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中国,我们引进英美文学作品的数量远远超过输出的数量,其原因肯定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质量问题,更多的在于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处于弱势地位的我们要想使作品走出去,就不得不考虑英美国家的意识形态、英美读者的阅读习惯、文化心理和审美需求,不得不借助于文学代理人、外国出版社等赞助人的力量。  本文尝试以麦家的《解密》为个案,对其译介到英美世界的情况进行考察,从文本内外因素探究作品海外译介成功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关照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和问题,认为在目前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中国文学要更多地考虑目标受众,把目光聚焦普通读者,一方面满足西方读者对中国和东方的想象和期待,另一方面多些世界性的主题。此外,要多和汉学家和国外出版社合作,更准确地把握西方读者的审美情趣,保证译作的质量和吸引力。
其他文献
党员教育是正常基层组织生活、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项长期工作,是基层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抓紧、抓实、抓好。然而,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党员教育工作中,程度不同地存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在这一大的背景之下,口译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口译研究的跨学科性也越来越明显。将修辞学与口译研究相结
在台北站的前三天是“无聊”的三天。  因为所有比赛的结果都没有出乎大家的意料,既没有中国队激情抗韩,也几乎没有任何冷门。  但是台北站的第三天却风云突变,前三天的弱队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1939-),当代英国知名女作家。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其小说先后获得过克莱克纪念奖,佛斯特奖,约翰雷斯奖等多个文学奖项,在英美文学界受到广泛关注,但
前言: 2005年盛夏,他结束了3年的援疆生活,即将返回北京,在人们的一再挽留下,又一次留了下来,成了阿勒泰地区唯一留任的援疆干部。他的故事令人感动,催人奋进。他,就是阿勒泰
本文描述了第三代通用I/O总线PCI-Express产生的背景,分析了PCI-Express总线的主要特点及体系结构.同时描述了在Xilinx公司的Virtex5系列的XC5VLX50T FPGA芯片上实现PCI-Expr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是一位著名的英国小说家和评论家。她对现代文学所做出的贡献主要在于她的意识流作品和女性主义作品,如:《到灯塔去》和《奥兰多》,作为女
习语作为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掌握的熟练程度标志着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整体语言水平。然而,习语是语言学习中的难点。在中国,对于广大的英语学习者而言,习语知识的学习一
党章不仅是党员教育的首要内容,而且党章本身也对党员教育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这个要求具有基础性的指导作用,必须得到忠实的贯彻和落实。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党章要求,在推
唐·德里罗是当代美国最具盛名的后现代作家之一。德里罗的文学主题广泛而深刻,不仅探讨大众媒体的影响,文化政治,恐怖主义,行为艺术,消费主义,还关注女性主义。唐·德里罗的《坠落